卷首語
切實推進民營書業健康發展范 軍(1)001
弘揚近現代優秀出版人的企業家精神范 軍(2)001
切實做好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的量化考核
范 軍(3)001
“互聯網+”出版的本質是“農業”而不是“工業”
范 軍(4)001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出版評論及其啟示范 軍(5)001
打造獨立自主的世界一流社科期刊范 軍(6)001
專論·特約稿
改革開放40年:出版人才轉型成長之路
聶震寧(1)005
與改革同行:武漢大學出版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
徐麗芳 趙雨婷(1)011
出版碩士專業學位的由來、現狀與發展
張志強(1)018
“+出版”還是“出版+”
——業態變革背景下出版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王勇安 楊忠楊(1)025
傳統出版融合發展:進程、規律、模式與路徑
蔡 ? ?翔(2)005
路徑與特征:改革開放40年中國期刊業發展回望
王潤玨 張 曉(2)015
論蔡學儉的出版評論活動及特征
范 軍 曾建輝(5)005
學術出版的價值與意義吳 平(6)005
“四力”視域中的重大出版項目創意路徑分析
——以時代出版十八大以來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為中心
何軍民(6)009
博士論壇
出版傳播在國家文化安全中的基石作用
孫萬軍(2)022
出版業服務化轉型路徑與用戶數據測量
朱松林(2)026
我國網絡內容生產平臺版權保護措施研究
謝湖偉 賀哲野 王 卓(3)005
編輯出版學科與產業的研究進展及其未來發展研究
——基于CiteSpace軟件可視化分析
宋艷輝 閔 潤 邱均平(3)011
基于CSSCI文獻的新聞出版知識圖譜分析
孟慶麟 劉 巍(3)021
基于媒介鏈接技術的融合知識服務系統構建
萬 智 楊興兵(4)005
知識服務:圖書情報機構的探索與出版機構的反思
劉家益 郭紅梅(4)009
我國新舊出版媒體的演進與趨勢分析
劉 強 李本乾(4)015
新中國稿酬制度變遷:歷程、動因及啟示
張惠彬 吳運時(4)024
全民閱讀城市建設的地方立法與實踐
——基于對10個城市法律文本分析與實踐活動的考察周蔚華 邵士博(5)012
中國古代科技文獻整理出版七十年回望(1949—2019)李明杰 陳夢石 孟 彬(5)022
論實體書店空間的文化治理性江 凌(5)030
技術創新:數字出版發展與管理的新路徑
——專訪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張立
謝新洲 黃 楊(6)014
我國新聞出版領域有關意識形態研究的主題結構
及演化趨勢黃先蓉 張 窈(6)019
我國出版物貿易條件問題研究
王松茂 王 帆(6)026
沉浸傳播視角下網絡文學IP開發策略探析
劉玲武 曹念童(6)034
編輯學·編輯工作
論在線數字媒體編輯的“主媒間性”與編輯主體
地位的再確立張世海(1)032
藝術類圖書出版中的問題與對策王育霖(1)039
《特別關注》內容質量控制機制張新雄(1)043
書稿中的語言邏輯問題米 戎(1)046
當代出版家范用的書籍裝幀藝術探析
周國清 朱美琳(2)030
學術期刊編輯職業敏感及其養成付一靜(2)037
社科類學術期刊的引文校對楊 勇(2)042
編輯力研究的微觀、中觀與宏觀之辨
——以童書出版編輯力為例張 炯(3)027
塑造編輯品牌的三個維度蔣 桐 蘇曉珍(3)032
學術出版策劃活動管理:模式與實踐
陳 亮(3)035
繪本“文×圖”實現路徑的語用學闡釋
唐小為 唐 韌(3)039
基于動態認知邏輯的編輯言語策略
王景周 崔建英(4)033
論移動出版選題的場景思維李廣欣(4)039
引進版圖畫書的設計特色及啟示凌 晨(4)045
基于需求導向的編輯繼續教育培訓的問題與對策
田春霞(4)048
出版編輯改稿重在“少而準”潘藝林 蔣冬梅(4)053
我國新媒體編輯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周 暢(5)039
關于生命的思考與智慧
——兒童性教育繪本研究馬瑞潔 張 聰(5)045
錢學森的出版科學思想及價值:基于錢學森手稿的分析呂成冬(5)052
原創繪本的傳統文化表達與創新發展路徑
陳旭紅(6)039
封面設計的創作趨勢與審美動向研究
——以2018年“中國最美的書”為例
黃巧莉 陳志磊(6)044
媒體融合背景下編輯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王巧珍 單立勛(6)048
文字編輯與美術編輯如何在封面設計中實現“1+1>2”
的疊加效應張 華(6)052
出版學·出版工作
“一帶一路”圖書出版演進趨勢和內容特征
(2013—2017)
——基于國家圖書館館藏書目的分析
王大可(1)049
學前兒童親子閱讀行為模式初探孫曉軻(1)055
文化距離對中國圖書版權出口影響實證研究
劉欣雅 李 麗(1)062
“城市數字出版”與新媒體公共平臺建設
王 翔 鮑海波 馬增強(1)070
科普雜志讀者生活形態與滿意度實證研究
——以我國臺灣地區《科學人》雜志為例
陶圣屏(2)046
h指數在期刊評價中的應用
——以環境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為例
徐怡珊(2)053
基于融合出版流程的出版社組織創新研究
賀子岳 孫治鑫(2)060
內容、平臺、社交、服務:在線知識付費持續
發展的四大面向鮑 靜 裘 杰(2)065
中國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之演變與完善研究
——從1991年《著作權法》到2014年《著作權法
(修訂草案送審稿)》姜亦周(3)045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權保護可行性研究
朱夢云(3)053
禁止計算機軟件反向工程條款的合法性研究
——AWS客戶協議之許可限制條款所引發的思考
陳瀟婷(3)059
基于博弈論的紙質與電子書的定價策略
朱 澤 李玉海(3)065
強化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背景下出版社經營策略淺析
胡 苗(3)070
圖書出版媒介融合運營模式研究
——基于15家圖書出版集團的觀察
楊 榮 杜艷平 唐賈軍(4)058
屏幕閱讀的視覺傳播模式及效果研究
李 穎 劉華玉(4)063
我國網絡文學海外輸出路徑研究張曉蒙(4)070
我國優秀社科期刊的“萎縮再生產”:爭議及其后果
方 志(4)075
與經濟發展共進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財經期刊發展研究
李 靚(5)056
顛覆與升級:AI技術背景下的出版產業價值重構
高 堅(5)061
AR出版物對現代閱讀模式的影響研究羅 鋼(5)066
基于兒童閱讀差異的電子繪本與紙質繪本設計研究
方 睿 張莎莎 魏雪琪(5)071
青少年主題閱讀的引導及信息渠道建構
——基于《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
的實證研究邱子昊(5)078
我國出版集團融合發展研究綜述
邱菊生 姚 磊 胡 娟(6)056
壯麗70年:中國出版經濟體制改革及其政策研究
張美娟 黃 靖 李 孟(6)063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出版社發展回眸與未來展望
何 皓(6)069
文化責任與改革發展:浙江省新華書店70年發展回望
季愛平 金小力(6)074
發行學·發行工作
基于高校教師微信公眾號閱讀行為的學術期刊
微信平臺運營思考周華清(1)076
服務型社區實體書店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
徐振云 王璐璐(1)082
我國出版傳媒上市公司營銷效率評價分析
羊晚成(2)071
數字轉型下的科技出版社SIVA營銷模式
胡吉恒(2)077
公益性出版社新媒體運營現狀及傳播技巧
尹章池 王 力(2)081
少兒出版的微信運營模式探析鄭立新(2)086
移動場景下學術期刊跨平臺傳播的實證研究
叢 挺 明 蔚 張 蕾 趙婷婷(3)074
新形勢下校園書店的轉型及發展路徑
周揮輝 毛軍剛(3)082
注意力經濟視角下的童書營銷路徑優化策略研究
劉 楊(3)086
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版業短視頻營銷研究
陳矩弘(4)080
基于4I理論的小眾圖書眾籌出版營銷策略研究
陳獻朝 余 望(4)085
新零售業態下我國實體書店經營與發展策略
楊學坤 吳樹勤(4)090
出版行業直播營銷的模式創新與方向探索
——基于“準社會交往”理論視角
宋 成 馮小寧(5)083
淺析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自主購買教材的途徑、問題及
對策伊靜波(6)082
移動互聯環境下大眾期刊社會化媒體營銷整合研究
曹子郁 劉雪梅(6)087
多媒體·數字出版
短視頻火爆背后的問題分析 ?謝新洲 朱垚穎(1)086
數據新聞互動敘事策略研究
——基于2014—2018年全球數據新聞獎獲獎
作品的分析陸朦朦(1)092
開放獲取期刊知識傳播效果的媒介影響因素研究
劉錦宏 陳 迪(2)091
基于篇章結構的出版內容重組
袁小群 孫夢婷(2)098
基于大數據哲學視域的精準出版探析
張 弛(3)091
基于CSI模型的AR圖書顧客滿意度研究
周榮庭 胡賢鳳 Fahad Asmi(3)097
美國出版業融合發展現狀調研與思考吳 雷(4)095
場域理論視角下的開放獲取S計劃及其影響研究
許 潔 馬青青(4)099
互動敘事中的敘事支點研究:結構、權重與語境
陸文婕(5)090
多維場景視域下移動數字出版的后現代性思索
——以《謎宮·如意琳瑯圖籍》為例
楊 超 朱小陽(5)099
增強現實技術在基礎教育教材領域的應用現狀及
發展策略 ? ? ? ? ?趙曉嬿(6)093
基于虛擬現實出版的兒童數字化閱讀推廣研究
劉 穎(6)098
港澳臺出版·國外出版
英國大學出版社數字學術出版轉型探析
肖 超(1)099
法國青少年期刊出版業研究吳 燕 孫 張(1)106
20世紀50年代美國漫畫行業自律制度探微
王 清 咸秀柔(2)106
德國數字廣告攔截行為的競爭法規制周 圍(2)112
澳大利亞網絡內容監管及對我國的啟示
黃先蓉 程夢瑤(3)104
美國版權侵權案件中的內外在測試法研究
陳炫伯(3)110
英國《書刊出版國家職業標準》及其對我國出版人員
繼續教育的啟示付偉棠(4)105
日本低幼兒童圖畫書出版主要特征研究
周 霞(4)111
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研究及啟示
徐紅姣 姚長青 張均勝(5)103
國際書展顧客價值研究黎 嬌(5)109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出版企業投資印度的機遇與
策略姚永春(6)102
嬉戲、幻想與主動性閱讀行為養成
——日本兒童閱讀促進項目“玩偶讀書會”的經驗
陳佳沁(6)110
出版史·出版文化
《茶之書》百年出版傳播研究
許 歡 崔 汭 張 影 陳夢珂(1)113
論元代紙幣在中國印刷術外傳中的獨特貢獻
萬安倫 劉 蘇 崔瀟宇(1)121
通俗讀物編刊社:顧頡剛的民眾觀與出版實踐
劉雨點(2)120
論出版文化的亞文化形態 董中鋒 徐婷婷(2)124
清季國文教科書的傳統文化傳承邏輯
——以《最新國文教科書》為中心的考察
俞明雅(3)117
出版生活史視閾中的胡風
——以《七月》為中心的考察
羅蓉蓉 范 軍(3)123
出版史研究的現狀與趨勢
——基于近20年出版史博士學位論文的統計與分析
王立平 諶 磊(4)117
高福利下的頻密罷工:近代商務印書館勞資關系考察
林 英(4)124
1949年以來中國古代木刻版畫文獻出版述論
向 敏(5)119
知識重建與權勢轉移:以晚清官書局為中心的考察
王曉霞(5)124
近代上海書業同業組織制度變遷析論
——基于制度變遷理論的分析
楊 軍 鄭 雷(6)116
規模化知識整理與普及:《萬有文庫》的知識社會史
考察朱 琳(6)120
品書錄
市場經濟條件下引導社會主義出版價值的行動指南
——讀《出版價值引導研究》
劉銀娣(1)126
消息·書訊
《出版科學》2019年(第1—6期)年度索引
(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