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就《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發布了《關于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分工,主要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等部門牽頭負責。需要國家衛生健康委參加的工作共計12 項,有3 項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分別是抓好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做好常見慢性病防治;抓好青少年近視防治;完善生育配套政策,加強婦幼保健服務。
《意見》明確,需要國家醫保局參加的工作共計7項,有4項由國家醫保局牽頭,分別是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醫保局還參與多項工作。例如,完善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機制,由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等分工負責。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實施癌癥防治行動,加快兒童藥物研發,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等分工負責。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等分工負責。強化藥品疫苗全程監管,由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分工負責。
《意見》明確,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分工負責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社會辦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加快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和醫護人員培養,提升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堅持預防為主,將新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經費全部用于村和社區。
◎地方采風
西寧:延長慢病門診處方用量至12周
近日,青海省西寧市調整慢性病患者門診處方用量政策,在市屬各級公立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對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門診就診時醫師根據病情適當延長門診處方用量,開具12周以內的處方用量。
西寧市規定,對納入延長門診處方用量的慢性病病種門診用藥費用,不納入各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門診次均定額”限制管理,不受西寧市城鄉居民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制度政策的限制,實行實報實銷。首次長期處方必須在實體醫療機構開具,鼓勵藥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為長期處方患者提供定期用藥指導等服務。
太原:為全科醫生定制激勵政策
記者近日從山西省太原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太原市新出臺的《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提高全科醫生的薪酬待遇,拓展其發展空間,激發其干勁活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可在當地無收入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的5 倍以內確定;全科醫生及其團隊簽約服務費扣除成本后的70%用于技術勞務性補助,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
《實施意見》提出,基層全科醫生申報基層醫療衛生高級職稱時,實行單獨劃線、單獨分組、單獨評審,考試通過的可優先聘任;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取得中級職稱后在貧困縣農村基層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經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認定,直接取得副高級職稱。
江西:每位居民將有健康二維碼
近日,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出臺《江西省電子健康碼(卡)普及應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為每位居民生成個人唯一、全國通用的“電子健康二維碼”,爭取早日在跨機構之間實現診療服務一碼(卡)通用,推動電子健康碼(卡)在衛生健康、醫療保障、金融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領域的便民惠民服務應用。
《方案》要求,各設區市要優化服務流程,推進使用電子健康碼(卡)提供預約掛號、先診療后付費、在線醫保結算、移動支付等便捷就醫服務。各設區市要以二級、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重點,抓緊完成各業務應用系統電子健康碼(卡)接口改造、患者主索引統一注冊等受理環境改造工作等。
◎學術信息
二聯療法與四聯療法療效等同
治幽門螺桿菌有了優化方法
傳統治療幽門螺桿菌采用鉍劑四聯療法,但由于四聯療法藥物種類多、服用方法較復雜、不良反應也較多,影響醫患合作。為尋找一種更簡化的組方,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消化內科副主任蘭春慧帶領團隊研究了優化二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組方,首次證明其療效與鉍劑四聯療法相當。近日,相關成果在《美國胃腸病雜志》發表,影響因子大于10。
蘭春慧團隊以232 名幽門螺桿菌臨床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對照、非劣效性試驗。試驗組為優化二聯療法,即艾司奧美拉唑鈉腸溶片、阿莫西林兩種藥物;對照組為鉍劑四聯療法,即艾司奧美拉唑鈉腸溶片、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克拉霉素4 種藥物。結果表明,兩組的根除率沒有顯著差異,優化二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初治患者中的療效等同于鉍劑四聯療法,且不良反應更小,成本更低。
因此,對于克拉霉素、甲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高耐藥地區尤其適合,可推薦優化二聯方案用于一線經驗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