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湖南長沙 410000
在醫學生學習中,臨床護理是一項重點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實現實踐操作同理論知識的結合,也是實習護生向著專業方向發展的關鍵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中,通過對正確帶教方式的選擇,提出完善的方法思路,則能夠對教學雙方行為進行進一步的引導,以此實現臨床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
在以往護理臨床帶教中,主要通過教師進行示教以及講解,在整個過程中,護生僅僅以被動的方式接受知識,缺少主動的參與。該種情況的存在,則會使護生在學習興趣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無法在實習當中有效提升護理技能以及理論知識。而在參與式教學中,則對護生的培養具有更高的重視,使其能夠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能夠更好地對護生的實踐運用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同時在該方式中,其也能夠對良好的教學環境進行創造,通過聽覺、視覺工具的應用對學生進行引導,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水平[1]。
在參與式教學法應用中,其應用優勢體現在:①提升學習積極性。在以往教學中,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多強調對知識的授予,而對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以及接受方面存在一定的忽略情況,并因此使教學過程存在乏味以及枯燥的情況。而在參與式教學中,護生則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能夠實際參與到教學中,與教師在教學中相互促進與激勵。在該過程中,不僅能夠對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且是對護生認知主體作用的良好體現,在對帶教質量進行保證的基礎上實現其主動性的激發,更好地培養其思維能力,有效提升其素質、知識與能力的發展。同時,該方式也能夠有效地拉近師生距離,使護生能夠因此具有更為輕松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提升護生學習熱情。②提升綜合素質。在參與式教學中,護生在整個過程中同教師一起參與到教學當中,并非重復機械地練習操作技術,能夠在整個過程中一直同教師進行操作討論。在該過程中,教師也將通過自身的豐富經驗對護生提供協助與指導,使其能夠參與到整體臨床護理當中。在學習的過程中,護生也能夠提出疑問,在課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相關資料的查閱以及知識整理,進一步實現自身學習效果的提升。在該過程中,能夠有效幫助護生感受自身的使命與職責,體會到護理這個職業的神圣感,在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更好地應對未來挑戰[2]。③團隊合作能力。在參與式教學法中,其將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合作與討論,以此使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合作的感覺。在小組當中,不同成員的知識結構能夠實現團體智慧的匯集,以此同其余小組加強競爭,在遇到難題時,由護生間進行切磋與討論,在對合作重要性形成認識的基礎上實現其組織管理能力以及語言溝通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參與式教學中,護生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也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將其應用到臨床實踐當中,在對參與角色引起重視的情況下適應護理工作的方法與程序,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服務,實現學校學習到臨床工作的良好過渡。④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對于護理臨床帶教老師來說,指的是承擔專業實踐教學任務、長期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人員,這即對于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作為帶教老師不僅僅需要能夠掌握先進的帶教理念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且需要在對臨床相關技術最新進展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實現對臨床經驗的積累。在參與式教學方式中,即要求帶教老師能夠與時俱進,積極參與到相關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當中,對肺科護理當中的前沿信息具有了解,更好地應用高精尖儀器設備,同時通過護理措施的科學應用實現自身業務水平的提升。此外,作為帶教老師也需要具有好的掌控能力,在使護生積極參與到工作當中的同時對其進行指導,協作護生進行臨床學習。可以說,在參與式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進而實現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3]。
在參與式教學法當中,其主要方式為:①在開始教學的第1 天,由總帶教老師對學生進行自我介紹,之后安排護生對自己進行介紹,通過該種方式使雙方能夠加深印象。之后,教師即可以要求護生能夠參與到科室環境宣教當中,在最短的時間尋找到教師提出的地點,如護士站以及醫生辦公室等。之后,由教師同護生間進行討論,即同教師友好相處的方式等,由護生對心中期待的教師標準進行提升,由總帶教根據護生的實際特點以及性格特征等做好帶教老師的安排[4]。②在總帶教老師的帶領下,為護生做好肺三科臨床常見疾病的介紹,包括有護理措施以及處理原則等。如在介紹肺癌時,則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安排護生進行講解,每組2~3 個人,在討論幾分鐘后選出其中的一個主講,對肺癌主要護理診斷、主要護理措施以及臨床表現進行講解,之后由其余護生對講解的情況進行評價與補充。在所有護生全部講解完成后,則由總帶教老師進行點評,在聯系科室臨床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在回歸教材的基礎上在課下做好肺科理論知識的查閱。③安排護生積極參與到技能操作當中,即組織護生來到患者的床邊開展真實教學,由護生幫助教師做好相關物品的檢查,同教師一起做好患者與環境的評估。在該過程中,注意患者評估的溝通技巧是一項重點工作,需要能夠做好無菌操作要點的把握,由護生指揮做好操作的完成,之后由護生對臨床技能操作同實驗室操作兩者間的差異進行討論,由護生進行總結。④在學生對基礎內容具有掌握后,教師則可以安排一對一的方式帶教,即護生同教師一起上班,對具體的工作任務以及班次時間進行熟悉,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提問,直至護生能夠熟悉位置。之后,在教師指引下,由護生對治療室當中物品的擺放情況進行查看,包括有藥品、儀器設備、病理以及專科學習資料的位置等,如果有家屬或者患者對科室方位進行詢問,護生則需要能夠主動幫忙,通過該種重復參與方式的應用實現自身記憶水平的強化[5]。⑤在科室討論會以及交班過程中,護生需要能夠對自己的看法進行表達,做好討論結果的記錄,并將其良好地落實到實踐當中。在查房中,也需要能夠同醫生一起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解,在更好提供護理的基礎上做好潛在并發癥的預防。同時,要積極參與到科室護士業務培訓當中,對肺三科專業手術方案進行學習。也需要同教師一起做好護理文書的書寫以及出入院的辦理。在剛開始處理時,可以同教師一起完成,并做好整個流程的記憶。之后,則可以嘗試獨立完成,并在遇到問題時及時向教師請示,在節約時間的同時控制出錯幾率。在該過程中,也需要能夠積極參與到家屬同教師的交流中,對患者臨床評估的溝通方式做好掌握。⑥教師同護生儀器書寫護理文書、整理病歷,辦理出入院手續。在第一次相關工作進行時,相關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成。而在初次處理記憶流程后,學生則可以在教師的關注下獨立完成,并在完成的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時及時向教師請示,在減少錯誤情況發生幾率的情況下節約時間。在該過程中,也需要能夠積極地同家屬以及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掌握同患者的科學溝通方式。⑦在整個過程中,護生都是同教師一起參與到工作當中。在開始時,要扮演好助手的角色,積極參與到臨床護理當中,對于其中的基礎性內容,可以獨立進行完成,而對于不是很熟悉的內容,則需要能夠加強練習,在教師關注下進行操作,包括有會陰抹洗以及口腔護理等,在遇到問題時,即能夠保證及時解決問題,避免在護理過程當中出現問題。⑧在對科室中儀器設備熟悉后,也需要做好儀器使用情況的學習,同教師一起參與到設備的安裝開機運轉當中,如無創呼吸機以及營養泵等,在不斷練習中保證能夠以獨立的方式做好肺科常用儀器的學習。同時,能夠加強健康教育以及飲食方面的宣教工作,具體方式,可以由教師同護生進行角色扮演,由護生扮演護士,而教師則扮演患者,在此過程中對溝通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解,之后再進行角色間的互換,使護生能夠更為深刻地開展學習活動。之后再到床邊對教師進行協助宣教。⑨在課件制作方面,也需要將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即由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實現對資料的搜集,將其制作成課件。在此過程中,教師在發現存在問題后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6]。
參與式教學法是現今護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上文中,對參與式教學法在肺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實際護理教學中,即需要教師能夠聯系實際做好該方式的應用,不斷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