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萍
抗菌藥屬于對各種細菌以及各類微生物產生抑制和殺滅作用的物質的統稱,主要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兩大類型。其中抗生素屬于真菌、細菌以及放線菌屬這類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其在高濃度時可以有效抑制和殺滅其他可使人體發生病變的病源微生物。
女性在處于妊娠期和浦乳期時,盡量避免使用一切抗菌藥物,以免對胎兒和幼兒的生長發育造成損害,但若是孕婦或產婦不慎遭到細菌或病毒感染,不得不進行抗菌治療時,就需要慎重選擇科學合理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減少疾病和藥物對母體及胎兒或幼兒的身體損傷。本文主要探討關于女性處于妊娠期時,對于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情況,具體過程如下所示。
女性處于妊娠期,對于抗菌藥物的選擇,需要選擇毒性低,對胎兒無不良作用并且不會對胎兒造成畸形的高安全性抗菌藥物。目前臨床醫學推薦的抗菌藥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為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以及大環內酯類。以上藥物具體內容為(1)頭孢菌素類: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具有與青霉素類相似的作用機制、理化特性和臨床作用,但該類藥物相對于青霉素類而言,其具有抗菌更廣泛的優勢,對酶和對酸穩定,并且無任何腎毒性制,沒有造成胎兒畸形的危害。目前,臨床醫學上常用的頭孢菌素類主要有頭孢曲松鈉、頭孢哌酮鈉、頭孢噻肟鈉、頭孢唑林鈉、頭孢氨芐以及頭孢拉定等幾款藥物;(2)青霉素類:青霉素類具有阻礙細菌細胞壁合成的作用,而人類與各大哺乳動物的細胞并無細胞壁,因此青霉素類對人體的毒副作用相對較小,同時對處于妊娠期女性的肝腎功能影響也相對較小,對胎兒也無致畸性的效果。但青霉素類與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比較起來,其具有抗菌譜窄,卻不耐酸的不足點。另外,青霉素類對各大細菌所產生的β-內酰胺酶并不穩定,同時還具有不能口服這一缺陷,并容易出現過敏現象。為了使該藥物能夠有效的發揮其抗菌功效,經過醫學專家學者的大量合成研究,已逐漸彌補了以上缺點,其中青霉素v鉀片、美洛西林鈉都是臨床醫學上極為常用的青霉素類抗菌藥物;(3)大環內酯類: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阻礙致病細菌中蛋白質的合成,同時抑制細菌的生長。該類抗菌藥物的抗菌譜與青霉素類抗菌藥物類似,其血藥濃度并不高,勝在組織分布較好,毒性較低,生物利用度也相對較高。該類抗菌藥物對弓形體感染、衣原體感染以及支原體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因一般細菌引發的呼吸道感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效果。因此,該類抗菌藥物可作為由衣原體、支原體、弓形體等感染、對青霉素類抗菌藥物過敏以及因一般細菌引發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首選藥物。目前為止,臨床醫學上大環內酯類常用抗菌藥物主要有羅紅霉素、紅霉素、阿奇霉素以及螺旋霉素等;(4)抗真菌藥物:除了以上三種臨床醫學常用的抗菌藥物之外,另外制霉菌素以及克霉唑兩種抗菌藥物對胎兒的安全性質也相對較高,在一定情況下也可適當選用。
由于妊娠期是女性極為特殊的時期,在此期間,女性的飲食和用藥都需要格外注意,特別是對胎兒具有明顯致畸作用以及明顯毒副作用的抗菌藥物。臨床醫學上對胎兒具有以上效果的抗菌藥物主要有氯霉素類、碘胺類、四環素類以及抗結核類等。具體內容為(1)氯霉素類:氯霉素類抗菌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泛的優勢,但該種藥物能夠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致使胎兒出現肝酶系統不全、引起藥物蓄積以及腎臟排泄功能衰弱等現象,可嚴重損害胎兒的健康以及生長發膏隋況;(2)碘胺類:碘胺類抗菌藥物與氯霉素類抗菌藥物相似,均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進而致使胎兒發生腦損傷或者使新生兒出現核黃疸等不良現象;(3)四環素類: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泛的優勢,但該類藥物仍然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具有致畸作用,同時還能夠嚴重影響患兒的四肢發育以及影響患兒的牙釉質發育。不僅如此,該類藥物還會對母體產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響,能夠致使母體在妊娠期間的腎臟,導致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出現腎臟功能障礙或者急性壞死幽旨肪肝等不良影響;(4)抗結核藥:利福平是臨床醫學上極為常用的抗結核藥物,該藥物能夠順利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再加上該藥物在胎兒體內消失速度較慢,容易引起藥物蓄積,從而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具有致畸作用。
女性處于妊娠期時,衣食住行往往需要時常注意,對于藥物的選用更是應該格外嚴謹,當孕婦遭到細菌和病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時,應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正確選擇抗菌藥物,以此來減少藥物給母體及胎兒帶來的損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