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內容摘要】孩子牙牙學語時只能用肢體和簡單的語言來表達。大些則會利用一些工具來表述。當然“繪畫”首當其選,成為兒童一種表達方式。五顏六色的畫筆帶給孩子很多快樂與自信,便會去觀察、發(fā)現(xiàn)和模仿,乃至繪制。待到慢慢長大,環(huán)境不同,感性出發(fā)點也就不同。
【關鍵詞】兒童繪畫個性
繪畫本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項開發(fā)智力的有益活動,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要使之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在輔導兒童繪畫的過程中,如何開發(fā)兒童智力,使之個性得以充分發(fā)展呢?我認為:
一、開放兒童思維,尊重兒童個性
兒童畫的表達是原始的思維,是兒童所獨有的,教學中教師常會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列舉“新穎”的構思,和“優(yōu)秀范作”讓其借鑒。本意是想啟發(fā)兒童,殊不知反而約束了學生,總跳不出范作中的構思,腦海中填滿了臨摹作品。美術教育家盧梭說:”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熱情和情感的,去取代,簡直是一件愚蠢的事”。因此,輔導時,要順應兒童的思維,甩開傳統(tǒng)機械的教學模式,尊重兒童的想法,變換作畫內容和手法,幫助學生獲得新鮮感受,留給足夠的想象空間。并保護兒童的寶貴想象資源,鼓勵突破束縛,按自己意愿表達,張揚個性。
二、突破繪畫程式,表現(xiàn)個性
繪畫程式即為繪畫格式或步驟。如步驟1:×;2:×;3:×。這種程式對學生較快掌握繪畫技能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不適合兒童繪畫輔導,否則兒童的作品將千篇一律。為了激發(fā)兒童的繪畫興趣,使個性在繪畫中得以表現(xiàn),教師需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兒童最低限度的熟悉“工具使用法”,更多的是要鼓勵兒童敢于突破,大膽嘗試,尋找適合自己個性的方法與途徑。如:膽量大、不拘小節(jié)(樂天型)的兒童可嘗試先涂底色,后畫主體的步驟方法;而那些善于思考,穩(wěn)重(安靜型)的兒童,可用先修畫稿,再涂色的方法。為了使兒童在繪畫中能更好、更充分的發(fā)揮個性,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一些有益的激趣手段。
1.詩歌與繪畫
在繪畫教學中可利用一些有意義詩作為教學激趣工具。如:《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一詩,可這樣解釋:“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色的新葉,(這里有了“翠綠色”的葉子)好像用碧玉裝飾出來的一。(這里有了“新”)柳樹的枝條像無數(shù)條絲帶垂下。(這里有了“很多”)那細細的柳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啊!(這里有了春天)”。通過這樣的解釋,再提問: “美”嗎?“美”在哪里?看到了哪些“美”景?并講出繪于紙面。這樣既保護了兒童的繪畫熱情,還促進了個性發(fā)展。
2.音樂與繪畫
音樂與繪畫是緊密相連的,跳動的音符可以放松兒童情緒,提升感官,激發(fā)靈感,使兒童興奮起來更能充分表現(xiàn)自我。美術課上選擇音樂作為一種激趣工具,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更能表現(xiàn)個性。畫前放段清新、優(yōu)美的音樂,當學生融入音樂中時,講一些優(yōu)美動聽的童話,助兒童打開思路。使之未畫心中先有畫。而后請學生講出心中的畫面。說出 “美”在哪里?幫助完善畫面。這樣既能感受音樂的“美”,又從音樂中提煉出美麗的畫面,這就是繪畫創(chuàng)新的“靈感”。
三、提供多樣選擇,培養(yǎng)不同個性
繪畫工具多種多樣,途徑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繪畫教學中,一般學生的工具均由教師列舉清單,兒童按清單準備。雖然這樣滿足了教學,卻限制了兒童的主觀選擇。美國教育家羅恩菲德說:“應該讓兒童有充分的藝術材料,他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表現(xiàn)方法”,也就是說應為兒童提供諸多的藝術材料,讓兒童自由選擇,并大膽體驗。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工具就得選順手。應邊用邊選,找出自己最順手的工具材料。如:視覺型兒童善于選寫實的材料(如:鉛筆、油彩、素描紙)。而觸覺型的兒童善于選表現(xiàn)性的材料(如:炭鉛、水粉、油畫棒、宣紙),雖畫面不會很完美,但有傾向性。所以說繪畫材料的限制,會抹殺兒童興趣,個性也會受限。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啟發(fā)兒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工具材料,使之在繪畫過程中,個性得到足夠的培養(yǎng)。
四、改變評價方法,發(fā)展個性
兒童繪畫作品常用傳統(tǒng)標準來評價。如: “像”與“不像”等方面來評價。這樣的統(tǒng)一評價,勢必會傷害許多學生。最容易隱藏個性,會極大地的影響繪畫興趣和效果,抹殺個性。美國美術教育家艾斯納指出:“藝術不存在所謂完美的解釋,任何一個藝術問題都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種解釋。沒有什么法則能確切地告訴學生究竟是他還是她的解釋才正確”。因此,在評價時,應謹慎考慮兒童的意志,興趣、觀察力、表達方式等個性品質,依據(jù)每個學生在繪畫中的狀況進行縱向評價。如采用等級加評語、自評加他評,共賞等形式多樣方式評價,還可以將錯就錯的反向鑒賞。這樣能有利于提高兒童繪畫的興趣,使兒童個性得以發(fā)展。
五、正確對待挫折,培養(yǎng)樂觀個性
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環(huán)境好,個性強。但僅限于家中,在公共場所就會收斂,甚至封存?zhèn)€性。尤其是受挫后,將會影響孩子的正確判斷力和思維。為了能更好地發(fā)展兒童的個性,當孩子受挫后,教師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與熱情給以適當引導。如:“將錯就錯”的方法,讓學生懂得“錯”不代表失敗,也許“錯”正是“新”的開始。一幅畫失敗不是一蹴而就的。繪畫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必然的,只要用心觀察還會有新的開始。然后正確分析錯誤來源,樹立 “自信心”。其次多嘗試不同的方法。畫確實不好時,可從用色很棒,想法奇特方面入手,從較小、較容易的目標出發(fā),來激發(fā)兒童的繪畫興趣和自信心,個性自然就釋放出來了。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qū)第十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