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波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各種病原導致的上呼吸道炎癥,簡稱為上感,也被稱為“感冒”,是一種小兒常見的疾病。那么小兒常見的感冒類型有哪些呢?該怎樣積極進行預防呢?
小兒感冒包括許多類型,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病情判斷是何種類型的感冒,并選擇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1)普通感冒。傷風既是小兒普通感冒,典型的癥狀表現為鼻咽部有炎癥。開始起病時會有咽部干、癢、痛等癥狀,一段時間(一般是幾小時之后)會流鼻涕、打噴嚏,甚至會出現流淚、聲音嘶啞、呼吸受阻、味覺受限等情況。大多數患兒不會有高燒或全身癥狀出現,頭疼、低燒、不適等感覺為主。
(2)流行性感冒。小兒患流行性感冒,會突發高燒,全身肌肉表現出乏力、酸痛,典型癥狀有咽結膜炎、輕微呼吸道感染等。
(3)風寒感冒。小兒患上風寒感冒起病往往較急,會有鼻塞、發汗、發燒、怕冷、咳嗽,流清鼻涕、頭疼、舌苔薄白、食欲不振、痰稀發白等癥狀。
(4)風熱感冒。得了風熱感冒,會表現出高燒、但沒有明顯的畏寒現象,會大聲咳嗽,或鼻塞、流渾濁鼻涕、痰液發黃、咽喉干癢充血、小便黃大便干、口干舌燥等。通過檢查小兒的舌質顯紅,脈象浮動較快,出現薄黃或黃厚的舌苔,其咽部有充血癥狀,扁桃體有紅腫情況出現。
(5)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細菌感染導致的占一小部分,鼻子、咽部、喉部上呼吸道為主要病變部位,咽部疼痛情況比較明顯。普通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聯系較大,小兒患上普通感冒,會明顯降低其呼吸道的抵抗力,進而誘發上呼吸道感染。
(1)忌食寒涼物:冷飲嚴禁在咳嗽時飲用,因為身體受寒會上機肺臟,而大部分咳嗽都是因肺部疾患導致。假如吃冷飲可能會導致肺氣閉塞,加重病情,久病不愈。而且痰多少和脾有一定關系,進食寒涼食物較多,還會對脾胃造成傷害,降低脾的功能。
(2)忌肥甘厚味:醫學上認為咳嗽主要是肺熱導致,兒童也一樣。日常肥甘厚味較多會導致引發內熱,使咳嗽加重。另外也不宜多吃油炸食物。油炸食物會使腸胃負擔加重,導致痰液滋生,對咳嗽的痊愈造成不利影響。
(3)忌食魚蝦蟹等腥味:如果患兒在咳嗽時仍食用魚腥類的食物,其呼吸道會受到腥味的影響,及對魚蝦類的蛋白食品過敏而導致咳嗽的情況更加嚴重。特別是對一些蛋、魚過敏的小兒更應該注意不吃這些食物。
(4)忌吃甜酸的食物:吃酸的食物會導致痰斂聚在一起,導致其較難咳出痰,使咳嗽病癥無法徹底治療。而且吃的甜食較多還會影響炎癥的恢復效果。
(5)忌吃橘子:許多人認為吃橘子是起到止咳化痰的功效,其實殊不知起止咳化痰效果的是橘皮,而橘肉則是促進痰液的生成。
(6)忌吃太成的食物:吃的食物太咸可導致出現咳嗽癥狀或促使這種情況加重。
(7)忌吃瓜子、花生、巧克力等:這些食品含有較多油脂,食用后容易導致生出痰液,進而加重咳嗽。
(8)忌食用補品:許多家長都想給孩子服用相關補品,但孩子咳嗽沒有痊愈之前補品應該停服,促進咳嗽癥狀較快消失。
(1)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常開窗進行通風,多參加各種室外活動和運動,增加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
(2)及時補充營養:保證均衡飲食,增強小兒免疫力。
(3)及時增減衣物:應該根據氣溫合理穿著,避免過少或過多;尤其是在冬天更應該重視保暖,早晚應適當添加衣服,中午適當減少;應注意室內外溫差,防治進出受涼。因小兒有較大的運動量,所以應及時為其更換出汗打濕的衣物。外出時最好隨時佩戴口罩,使摳鼻部位空氣濕化的時間延長的同時起到對冷空氣的入侵有效避免的作用。
(4)養成講衛生的習慣,防止發生疾病:避免環境污染和吸入二手煙等。每周可使用醋蒸熏呼吸道20分鐘,進行簡單的殺菌,促使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增強。
(5)避免病原擴散和交叉感染:和病人接觸后應該及時洗手,如果病情比較嚴重,應該隔離休息,避免直接接觸家庭健康人,既是對周圍人的保護,也是減少小兒發生并發癥的重要保障。
(6)保持空氣濕潤:可以使用加濕器使室內的空氣濕度增加,保持空氣的濕潤,可以對孩子順暢的呼吸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此過程中需注意,最好每天使用白醋和水清洗加濕器,避免其沾染灰塵和病毒。
(7)疫苗注射:把減毒病毒的疫苗讓患兒霧化吸入或滴入其鼻腔,可進一步促進其鼻腔和上呼吸道黏膜對IgA抗體的分泌,進而增強其呼吸道的防御能力,相比較其他的血清抗體可發揮更好的作用。但是對于種類較多的鼻病毒和腸道病毒仍無法用疫苗預防。
(8)藥物預防:可適量服用小兒免疫力得以提升,降低其呼吸道發生感染情況的藥物,可選擇卡慢舒藥物進行預防。
如果扁桃體經常出現化膿發炎的現象,應就診咨詢醫生是否需要把扁桃體切除。
總之,小兒感冒家長不必過分緊張,根據患兒的具體病癥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法,保證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