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黃帆 楊勇 李迪
我國目前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的上升,糖尿病雖然不像其他的惡性腫瘤那么嚴重,會立即危及人的生命,但是它所產生的一系列的并發癥卻是非常令人頭痛的。在這種情勢下為了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如何預防糖尿病成為我們重點關注的話題。
糖尿病的主要判斷依據就是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在升高,那么到底到什么樣的水平是超過了正常水平,就需要一個標準來進行衡量,我們在判斷過程當中有三條標準依據。第一,糖尿病患者任何時間的血漿血糖都超過11.1mmol/L;第二,在患者禁食8小時以上,空腹的血漿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第三,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負荷后兩小時,血漿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如果有一些患者在測量的時候,空腹血糖含量在6.1和7.0之間,即表現為空腹血糖受損。如果在葡萄糖負荷后兩小時,血漿血糖的含量在7.8和11.1之間的,就是血糖耐量減低。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合并,稱作是糖尿病的前期。均屬于不正常的情況,需要對于糖尿病進行預防和防治。世界上一直對于糖尿病都有持續性的研究,根據新近的文獻表明,有些地區也將糖化后的血紅蛋白檢測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不過相關的醫學教授曾經表明過我們國家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都比較高,分別是9.7%和15.5%。所以,據這種比例推算,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大概有9000多萬糖尿病患者,約有1.5億人群處于糖尿病前期。所以在這樣的人口基數上來看,如何預防糖尿病前期患者患有糖尿病,并且對于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治療和改善,都是醫學上需要研究的話題。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了,某些人群是糖尿病前期患者,那么對于他們來說進行預防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有一些可能會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也應該要積極的進行常規血糖檢測,來檢測自身是否已經患有糖尿病或者是否已經處于糖尿病前期,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等等。例如如果家族當中具有糖尿病患病史,或者自己本人比較肥胖且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痛風癥等等,如果曾經患有妊娠糖尿病或者有巨大胎兒生育史的人,年紀已經在40歲以上但是體力活動較少、缺乏鍛煉的人群。這些人群都有患糖尿病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對于自己的身體有所重視。
曾經醫學上對于耐量異常的人群進行過研究,研究表明如果這類人群不進行干預的話,大多數人都會發展成糖尿病。研究數據表明,對于糖尿病前期未受到干預的人群當中,90%以上都發生了糖尿病17%左右,已經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另外有12%死于其他類型的疾病。在這些人當中,44%的人至少經歷過一次的心肌梗死或者是腦卒中。而這樣的數據基礎上,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僅為40多歲,不到50歲。
對于糖尿病的防御來說,生活方式的干預是最具有效果的。研究曾經表明,經過6年左右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發生率可以降低50%左右,并且在20年之后仍然可以看到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的發生率有40%左右的下降。也就是說,如果有6個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他們進行了糖尿病干預的話,那么至少有一個人可以在20年左右的時間內都不發生糖尿病。這也就向我們表明了通過生活方式來干預糖尿病的話,這種作用是具有長期性和持久性的。這種干預的方式,不僅在整個期間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方式,而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能夠使他們受益終生的。
還有其他的一些臨床研究,表明了一些藥物,也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例如阿卡波糖、纈沙坦、奧利司他等等。但是盡管藥物能夠起到預防糖尿病的效果,但綜合研究來看,生活干預的方式效果更好。目前我們昕提倡的生活干預方式是選擇中國的傳統飲食,對于體型不屬于肥胖人群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要保障他們每天每公斤體重30千卡熱量的攝入,在此基礎上要重點控制糖和酒的攝入,如果是肥胖人群的話,那么控制應該更嚴格些,并且要鼓勵他們積極減肥,每個月爭取通過運動和飲食調節減0.5~1千克,直到他們的體重能夠達到標準為止。運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走路、跑步、打球、游泳、跳舞等等,每天半小時左右即可,每周最好要運動5次以上。如果僅僅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那么只需要調理生活方式就可以了,但是對于那些合并有以下條件的危險人群就一定要聯合使用二甲雙弧,例如年齡小于60歲,但是體質指數已經大于35的;家族中一級親屬患有糖尿病且自身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等病癥的。
中醫對于糖尿病的判斷,認為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都是屬于氣陰兩虛、熱盛傷脾或者是脾虛失運、兼有濕痰的癥狀。一般來說,預防糖尿病的話中醫會選用一些益氣養陰、清熱生津或者是健脾助運、祛痰化濕的中藥來進行治療。但是由于中醫應用于預防糖尿病的歷史還不是很悠久,所以缺乏大量的應用病例,也沒有長期可以觀察的樣本。不過目前我國國內相關的研究工作者,正不斷的對糖耐量異常人群的干預進行研究治療,他們目前前期的研究結果表明,中藥在進行干預餐后兩小時血糖的方面有明顯的效果,使餐后兩小時血糖明顯下降,有效率能夠高達90%以上。
所以隨著我們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更應該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來幫助國民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對于糖尿病這種病癥覘忌不能夠忽視,由于它引發的多種并發癥會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患有此類疾病之前就應該要提高重視,對于這種疾病的預防投入精力。除了文章當中提到的預防方法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都是可以起到預防作用的,之后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繼續了解相關的話題。并且積極的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進行科普教育,希望能夠將糖尿病預防的重視切實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積極的改善自己的生活作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這不僅是預防糖尿病所要做的,更是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所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生活干預原則,即使在不患病的時候,也對于我們的健康身體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