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臻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部疾病,隨著近些年來人們飲食方式的改變,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該病出現的人數不斷增加,由于該病很容易引發癌變,所以該病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當出現該病時,患者的胃黏膜變薄,并且腹部會有疼痛的感覺,身體并沒有特殊的變化,也是癌癥發生前的主要病變。
該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幽門螺桿菌和飲食習慣等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之一。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患者胃黏膜都會培養出Hp,相關醫生曾證明出現感染是引發慢性胃炎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患者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個人體質因素也比較關鍵,隨著年齡的增長,胃黏膜抵御能力會逐漸下降,很容易因為外界因素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受遺傳因素影響,如果患者出現貧血,更容易出現萎縮性胃炎。一般與金屬進行接觸的人員更容易發生胃潰瘍,出現萎縮性胃炎的幾率也更高。另外重金屬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損傷胃黏膜。缺鐵性貧血也是引發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因素,很多事實都充分說明缺鐵性貧血與胃炎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絕大多數的病人在發病之前并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即使出現癥狀,也不會有太大的異常。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患者會出現胃脹,有些患者會出現胃痛癥狀,可以單獨出現胃痛,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患者不僅會腹脹也會伴隨腹痛。一般在胃部更容易出現疼痛,少數在胸部及其他位置出現疼痛,有的患者甚至不能對胃部不適進行描述。燒心也是該病的典型癥狀,胃部出現灼熱感,并出現反酸。同時消化問題也比較突出,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患者開始不想吃東西,當食用生冷的食物后,患者會感覺胃部非常脹,難以消化,有的患者還會出現舌炎。長時間如此患者身體會更加虛弱,沒有力氣,感覺疲憊,精神狀態不佳。萎縮性胃炎并沒有特別明顯的體征,部分患者在對胃脘部進行按壓時會出現痛感和不適。正是因為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任何的特殊異常,所以其不能作為診斷的主要依據,凡是出現這些癥狀,必須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對病情進行確定。
該病癥在胃鏡下局部位置有時會出現斑塊。黏膜萎縮使黏膜下的血管更容易看出,萎縮性胃炎初期黏膜會呈現暗紅色的細小血管,嚴重時可以看見比較大的藍色動脈。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需要對患者的胃液進行分析,判斷患者的胃液狀態,并對胃蛋白酶原測定,當患者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血液和尿液中的胃蛋白酶含量會逐漸減少。同時患者還需要進行免疫學和x線檢查,對患者的胃部進行全方位的檢查,才能對病情進行確定。
一般情況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無論是任何原因引起的疾病,患者都不能再繼續抽煙,也不能飲酒,需要加強對胃黏膜的保護,謹嗔選擇藥物。改變飲食結構,保持營養攝入的均衡性,三餐時間固定,食物溫度以恒溫、不燙為主要的原則,控制鹽量的攝入。如果患者胃黏膜缺少酸,可以每天食用一勺米醋,最多不要超過兩勺,每天可以服用三次,或者在就餐之前和就餐之后可以服用稀鹽酸,同時還需要服用胃蛋白酶合劑,每天服用三次,每次十毫升即可,胰酶片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消化不良,促進消化。當患者出現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酸逐漸減少,胃內產生大量的細菌。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藥物,針對性的進行治療。通過服用抗菌藥物,可以對幽門螺旋桿菌進行清除,按照醫生的指導,堅持服用,就可以消除胃炎癥狀,慶大霉素等都是治療的首選藥物。
為了避免慢性萎縮性胃炎產生更大的影響,預防胃癌的產生。人們需要強化健康意識,加強檢查力度,去醫院進行胃鏡檢查。如果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胃黏膜出現變化,應該根據臨床癥狀,三到六個月做一次胃鏡活檢,使疾病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再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對健康非常有益,特別是胃部有息肉的患者,經常做胃鏡活檢,對病情更有幫助。在觀察期間,患者的飲食需要加強注意,不能食用對胃部有刺激的食物,奶制品對胃部非常有益,可以增加攝入量,經常服用,
同時每天都需要補充維生素,蔬菜是最好的維生素來源,需要大量服用,才能提高患者的身體機能,利于身體的恢復。切記不能飲酒,不要進食過多。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對胃部產生負擔,腌熏食品對身體不好,應該禁止食用。在烹飪過程中,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為了避免尼古丁對患者的身體產生影響,應該戒煙。此外,諸如阿司匹林等藥物不能長時間服用,需要控制用量,避免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如果患者出現癥狀加重等問題,或者身體體重減輕、不喜歡吃飯等癥狀時必須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補充硒可以清楚細胞老化的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還能對癌癥進行預防,蘑菇和芝麻等食物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硒可以將其作為日常飲食的首要選擇。
綜上所述,慢性萎縮性胃炎只要進行正確的治療,絕大多數的患者都可以順利康復,或者維持現狀,不再惡化。所以,患者需要對治療抱有信心,強化健康意識,自主學習關于該病的相關知識,才能提高疾病防范和治療意識,配合醫生的治療,減少該病的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