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榮
【內容摘要】教育的任務就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學學段屬基礎教育,必須摒棄唯分數論英雄,聚焦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立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以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文學素質等為核心,夯實學生文化底蘊,生成學生學習能力,培育學生良好品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文化底蘊自主學習
一、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讓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漢語,在讀、寫、悟、用等諸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得以提升。同時,通過語文教學傳承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精髓,豐富學生精神世界,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增強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應以“讀,說,寫,用……”以及形成良好道德情操等為核心素養。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語文又是諸學科中的基礎學科,對學生學業成敗、終身發展乃至將來能否很好的服務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的、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 營造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有效方式,通過形象具體的場景表現教學內容,可以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為了讓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教師要積極創設合理的語文情境。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訓練發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一是借助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聲音、動畫等多種元素,向學生直觀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情境中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借助角色扮演營造教學情境。通過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真切地走進文本,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身臨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變化。三是借助設問營造教學情境。“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恰當的設問,能引發學生大膽想象,積極思考,得出自己的觀點。既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質疑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四是結合生活實際營造教學情境。語文教學中,把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歷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讓學生在腦海中浮現出文章所描繪的畫面,真實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
2.? 重視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前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圈、點、批、注,學會思考,發現問題,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上教師要留足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閱讀。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品讀文章,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也可以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還可以在情景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閱讀能力。另外,引導學生由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通過介紹學生閱讀一些適合年齡特點的課外讀物,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達到豐富知識積累,陶冶道德情操的目的。
3.? 堅持“以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代教育改革強調“以生為本”,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會學習是新世紀合格人才的必備素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核心素養思想一直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據新課改要求,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對知識理解和運用。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4.?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的初中語文教材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學生通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既可以受到傳統美德教育,也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所以語文教師應抓住這一時期,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幫助學生真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全面提升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亮底色。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積極開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課外活動,比如開展經典誦讀比賽、國學知識競賽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結語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播,也是提升學生個人素養的課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營造教學情境,加強閱讀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等途徑,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達到語文課程設計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華.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24-26.
[2]鄧銀鳳.初中語文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6):140.
[3]屠麗娜.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93.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果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