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革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擁有創新思維能力,并將其靈活運用到各科的學習當中,這樣學生的綜合素養就會不斷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6-0044-02
引? ? 言
創新思維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做鋪墊,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靈活應對各種問題。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當今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
首先,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教育工作側重點由以往的傳統知識性教學轉變為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學好語文的前提就是擁有優秀的語文思維能力。其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促進學生邏輯思維體系的完善。高中生的思維還不夠成熟,對事物的看法還不夠完善,在語文學習中培養思維能力可以彌補這個方面。最后,語文的教學比其他學科更注重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去領會文章內涵[1]。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才可以領會文章內容中的深層含義,學生只有體會到語文課程中的深層內涵,才能夠讓學生主動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2]。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1.轉變傳統語文教學觀念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對文章的思考,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壓抑了高中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利用發散思維解決語文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豐富高中語文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學生上課容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現象,無法高效學習語文,更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語文教師應結合新型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模式,例如,在課堂進行情景教學,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優秀的語文思維能力[3]。辯論賽就是很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辯論前要思考對方會提什么問題,會怎樣反駁,自己如何應對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再如,古詩詞教學時,讓學生先通讀提問,然后教師再加深提問,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在這種逐層深入的提問和思考討論中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恰當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轉變原有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4]。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要求學生在組內閱讀、討論的文章結構、寫作手法以及主題思想,對文章進行合理分析之后,在小組內展開閱讀感受的交流。小組合作能極大地調動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3.引導高中生自主學習
要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在學生自學過程中做出科學的指導。對于很多高中生而言,自學是一種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思維能力轉換的重要因素,因而教師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該加強自學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重視自學。
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提前預習課文相關內容,讓學生以自學方式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然后科學地監督學生的自學情況,便于更好地指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養成,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在閱讀課文的預習中,教師應該把活動或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生,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結合教師的引導進行不斷的思考。
4.利用課堂提問培養學生質疑的品質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以便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單純地依靠傳統教學模式,即“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根據課本回答”的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問題產生懈怠,不想主動思考,只是通過課本尋找模式化的答案。而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然后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講解,這樣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善于思考、敢于發問、樂于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5.開展多樣性的語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如何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題。由于語文課堂受到場地、教材的限制難免出現枯燥、乏味的現象,這就導致學生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如語文辯論賽、知識競賽、詩詞朗誦、分角色表演等,這些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采取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來指導學生學習和應用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古詩詞底蘊深厚,語言優美,但是由于古詩詞中的字詞不易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開展以古詩詞鑒賞為主題的班會,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收集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并對這些詩詞的派別、主題、背景進行分類,在班會上將這些內容展示給其他同學。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對高中生的欣賞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結? ? 語
總而言之,教師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豐富高中語文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利用課堂提問培養學生質疑的品質,教師還應該開展多樣性的語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馬占霞.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21(22):123-125.
王靜.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7,33(09):156-158.
陸娟.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24(44):35-37.
姚力利.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7,32(03):136-138.
作者簡介:冷梅冬(1983.6—),女,江蘇徐州人,本科學歷,中教二級,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