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活動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作用,其不僅能夠提高高中生的身體免疫力,還能加強學生身體中各項組織的生理機能。體育教學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及精神素質提升的重要教學手段,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課程的開設仍存在很多問題。基于大數據的調查,我國高中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正在逐漸下降,因此,促進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各個高中院校必須重視的問題,同時這也是促進全民健身的必經途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并結合合作教學模式,提出了創設新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合作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0-01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6-0091-02
引? ? 言
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工作需要多人協作完成,因此,合作意識及協作能力成為現代社會對人才的一大要求。體育課與美術課、音樂課相同,能夠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學習體驗,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放松方式。體育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課程,但是由于很多地區體育課程不納入考試體系,而且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多數體育課程經常會被其他課程所占用。這不僅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教學作用,同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高中生健康成長。
一、高中體育教學開展現狀
當前,學校及教師會花費大量時間對學生進行習題訓練,力求能夠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學科成績,幫助其升入高等院校[1]。基于此,體育課程的開設越來越少,甚至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被其他學科教師占用,體育課程教學流于形式。在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下,學校及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成績高于一切,并不重視體育課程的教學,認為其只是學生的一種玩耍方式,學生并不能從中學到專業知識。同時,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其不能發揮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對待體育教學態度散漫,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對高中生的健康發展有不利影響。
二、利用合作教學模式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1.明確合作教學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開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明晰的教學目標,才會為體育教學提供有力的教學依據,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所學內容[2]。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以保證教學目標對學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合作教學中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所需要共同協作完成的教學任務,這給學生在進行小組內部任務分配時提供了依據,有效避免了小組合作時因任務分配導致的混亂現象。教師在分析教學目標時,必須將自己放在輔助角色的定位上,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及積極性。
例如,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訓練學生的跑步能力,由于學生過多,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組內自主訓練。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考慮兩個方面:第一是提升學生的跑步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跑步技巧及運動之后的拉伸運動;第二是通過合作學習來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組內互相幫助的集體意識。教學目標的制定讓體育課的開展更具有目的性,同時為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提供了具體的標準。
2.拓展合作教學開展形式
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體育教學場景的靈活性較強,教師既可以在室內教學也可以在室外教學[3]。在室內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部對教師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分析得出結論,最后向班級中其他同學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如運用多媒體展示正確運動的技巧、廣播體操的跳法等。在開展室外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拓展體育教學內容,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活動選擇,以提升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減輕學生在學習時產生的壓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4]。
例如,在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先調查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愛好傾向,將喜歡同種體育活動的學生分為同一組。為了避免學生的想法過于天馬行空,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要保證體育器材和場地的有效提供,如籃球、羽毛球、足球等。在學生選擇完畢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先讓學生進行組內的熱身活動,然后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對各個小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指導學生在正確的姿勢下進行運動,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3.對體育合作教學進行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體育課堂也要注重教學評價的開展[5]。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評及互評來評價自己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評價自身及小組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評價時主要針對學生的體育技能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在運動中出現的錯誤及不足。多種教學評價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找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定位,對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 ? 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高中院校已經開始注重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及綜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高中生的思想觀念及身體素質都有重要作用。但是以往高中體育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制定都較為模糊,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集體觀念及合作意識。而合作教學是一種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其合作意識,進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胡紅蓮.巧用電教技術,展示體育魅力——談如何有效利用電教媒體輔助中學體育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02):55.
佚名.順木之天性 激情啟疑使之樂學——青島市北區“情境導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教學,2018,38(10):51-54.
佚名.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中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7):100-101.
佚名.團隊合作的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效果對比分析[J].中華少年,2018(29):166.
佚名.多元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9):69-70.
作者簡介:鄭月紅(1980.6—),女,安徽安慶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