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下肢骨折;護理滿意度
下肢骨折為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F階段下肢骨折處理方式為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恢復骨折狀況,改善生活質量。由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機體功能較差,手術耐受性性,術中疼痛產生應激反應,因此患者容易表現出恐慌、緊張等情緒,影響手術開展。手術室護理是一種針對于手術開展的護理模式,其可提高手術效果,本次重點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要點。
1.1基礎資料60例下肢骨折符合手術指征的老年患者于2018年月至2019年5月期間接受治療,以該類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年齡/>60歲;符合手術指征;患者及家屬同意本次治療模式,簽訂知情協議;排除標準:嚴重基礎疾病影響手術患者;不愿配合干預患者;精神異常患者。患者骨折類型:股骨干骨折21例,脛腓骨骨折11例,股骨骨頸骨折12例,其他16例。按照隨機數據原則將以上患者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對照組男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年齡61-72歲,平均(65.3±3.4)歲,研究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62~78歲,平均(67.8±5.8)歲,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一般性手術室護理干預,準備好相應的藥物以及器械,按照醫囑建立靜脈通道以及協助醫師開展手術治療等;研究組則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1)手術室環境建立?;颊哌M入手術室30rain前做好環境護理,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4~26℃,相對濕度為50%-60%,保證患者進入后的舒適性。(2)協助麻醉醫師開展麻醉。麻醉前向患者說明麻醉情況,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以及處理措施等,告知患者麻醉醫師會全程陪同,接觸患者焦慮狀況;麻醉后簡單介紹手術方法以及說明臨床醫師對于手術操作熟悉性,提高患者治療信心。(3)術中護理。術中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況,對于緊張以及焦慮患者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可緊握患者雙手給予鼓勵;在不影響手術情況下采取相應保暖措施,并在臀部位置墊上軟墊,預防壓瘡等不良反應;保護患者隱私,減少人員流動。(4)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陪在患者身邊,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情況,叮囑后續需要注意鍛煉以及飲食等,開展簡單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知識。
1.3觀察項目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疼痛評價采取視覺模擬疼痛量表,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越明顯。
護理滿意度采取醫院自制量表,評價內容包括護理專業技能、護理服務態度等,為百分制,>90分為滿意,>80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數據分析組間數據納入統計學分析軟件,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F檢驗分析計數資料,檢驗標準為a=0.05。
2.1手術時間以及疼痛程度比較經不同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相關指標優于對照組,具體結果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比較對照組30例患者中滿意12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率為73.3%(22/30);研究組滿意18例,基本滿意11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率為96.7%(29/30),兩組總滿意率差異顯著(F=6.69,P=0.016)。
老年人群因骨質疏松等原因容易發生四肢骨折,而四肢骨折有效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因手術為創傷性治療方式,容易使得患者出現焦慮等情緒,加上老年人群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基礎疾病較多,因此需要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
手術室護理干預是一種專門針對于手術治療而開展的護理模式,其要求在手術室這個空間中給予患者良好護理,除了對于疾病護理外還需要注重心理護理,從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采取綜合性護理措施,首先,建立良好手術室環境,提高患者舒適性,麻醉前充分向患者說明情況,緩解心理壓力;術中除了常規的生命體征護理外還注意患者心理護理并預防壓瘡護理,經以上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術中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7%,提示患者對于該種護理模式高度認可,結果與相關研究基本一致。綜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治療中在手術室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手術效果并患者患者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