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菊
【關鍵詞】舒適護理;老年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療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類型,發病幾率和患者的年齡呈現出一種正相關關系,患者的年齡越大,冠心病的發病幾率就會越高。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療具有床上小、恢復快、療效高的特點,因而在臨床角度上得到了患者的認可,但是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療是一種有創治療,患者對治療一般存在恐懼的心理,加上長時間的臥床會增加患者治療的不舒適感,不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而將舒適護理應用到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療中則是能夠減少患者在治療之后并發癥的發生,為此,文章現就舒適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問題進行探究,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從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隨機選擇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擇的患者中有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齡在73~84歲,平均年齡為76.5±2.5歲,所有患者均沒有嚴重的并發癥。
1.2實驗方法手術之前的舒適護理。①心理護理。在進行舒適護理的時候需要對老年人時刻秉承尊敬的護理原則,在生活上對老年人予以足夠的協助,通過家屬探望來滿足他們心理需求,從而建立良好的互換關系。在患者接受治療的時候需要醫護人員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減少患者治療的心理不適應。②行為訓練。第一,根據患者手術病情和術后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對患者進行對應的行為訓練指導,比如放松訓練和深呼吸訓練等,通過必要的訓練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第二,手術進行中的護理。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需要注重保護患者的尊嚴,對患者隱私部位進行必要的遮蓋,盡量減少患者身體的暴露,從而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第三,手術后的舒適護理。患者在手術之后需要進行必要的舒適護理,在手術后要將患者送入到相對安靜的環境中,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焦慮。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穿刺點出血的問題,為此,在手術之后應用動脈壓迫器壓迫止血患者的創口6~8小時。患者如果臥床時間較長很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為此要求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宜。
1.3統計學方式采取SPSS21.0的統計學分析軟件來對有關數據信息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卡方的形式表示,對所有數據進行t檢驗,在p<0.05的時候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舒適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療前后患者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如表一所示。根據表一發現在經過護理之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案例和護理之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冠心病患者在發病期間深受來自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在冠心病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結合冠心病的發病棚理,年齡越大的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幾率越高,在發病之后患者往往會在心理上出現緊張、恐慌、焦慮等狀態,不利于患者的治療,無形中加大了疾病嚴重的可能。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增加,由此也對老年冠心病的護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落后的護理管理模式不再滿足人們的需要。
舒適護理是在的社會不斷進步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在冠心病的治療之后,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臨床治療角度上來看,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壓力較大,在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最終引起生命體征的變化。而采取舒適護理則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以上癥狀,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將舒適護理應用到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療之后發現通過實施舒適護理增進了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患者治療的心理壓力,在經過護理之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案例和護理之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由此可見,將舒適護理應用到老年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療中能夠更好的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并在治療的過程中體現治療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從為構建出和諧的醫患關系,因而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