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關鍵詞】術前共情溝通;無痛內鏡;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配合度
在臨床治療中,上消化道異物為一種常見的疾病,需盡早進行治療,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為研究分析術前共情溝通對無痛內鏡下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患者治療配合度的影響,選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進行無痛內鏡下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患者,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進行無痛內鏡下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30例。實驗組中,女性患者為12例,男性患者為18例,年齡范圍為10歲到67歲,平均年齡為(34.44±11.22)歲,其中17例患者異物種類為魚、雞、鴨骨等,5例為鐵釘,1例為牙刷,3例為玻璃珠,4例為硬幣。對照組中,女性患者為13例,男性患者為17例,年齡范圍為9歲到68歲,平均年齡為(34.90±11.67)歲,其中18例患者異物種類為魚、雞、鴨骨等,4例為鐵釘,5例為玻璃珠,3例為硬幣。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了解病史、注意禁忌證等一般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術前共情溝通。(1)傾聽,由于異物內鏡治療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和機械性,患者在術前異產生焦慮及抑郁等負面情緒,抗拒內鏡治療,從而影響治療配合度。醫護人員的在術前與患者進行交流時,需全神貫注傾聽患者的想法,適當點頭或應用眼神等肢體語言給予患者適當的鼓勵,總結患者的實際需求,切身表達自己的感受,使患者能夠充分感受到安全感,排解負面情緒,增加對患者情緒共情的反饋。(2)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患者思考,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取出異物前為患者詳細介紹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需要患者如何配合才能順利取出,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示范放松療法和配合技巧。麻醉前,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權,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極少麻醉藥物。(3)在傾聽和換位思考的過程中,需做好信息整理,進一步了解患者內心,使患者體會到溫馨的護理服務。(4)信息反饋,適當給予患者慰和引導,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強調需配合醫生治療,適當舉例順利康復的病例,使患者能夠提高治療信心,消除恐懼。糾正患者的錯誤認識,告知患者手術進程和體位擺放,術中可適當轉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想象愉快的某件事。應用技巧使患者感受到人性關懷,將自己的共情情緒傳遞給患者,將心比心,拉近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距離。
1.3觀察指標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心理控制、配合操作及預防復發等治療配合度評分等臨床指標。治療配合度評分應用配合度調查問卷,主要可分為臥床休息、心理控制、配合操作等方面,每個項目評分為。到3分,分數越高配合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統計學分析軟件為SPSS20.0,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卡方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中,滿意患者為15例,所占比例為50.00%,十分滿意患者為14例,不滿意患者為1例,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中,對護理服務滿意患者為13例,十分滿意9例,所占比例為30.0%,不滿意患者為8例,所占比例為26.67%,護理滿意度為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配合度評分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配合操作的評分分別為(2.90±0.65)分與(2.12±0.60)分,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的遵醫飲食配合度評分為(2.67±o.66)分,對照組患者的遵醫飲食配合度評分為(2.18±0.56)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遵醫用藥評分為(2.85±0.60)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評分為(1.98±0.52)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在臨床治療中,上消化道異物內鏡治療為首選的治療上消化道異物方法,但內鏡下異物種類較多,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難度一,患者由于對手術恐懼易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配合度,加大手術難度。給予患者術前共情溝通護理,站在患者的角度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耐心傾聽患者的真實想法,應用肢體語言鼓勵患者,滿足不同患者的實際需求,構建一對一的溝通模式,糾正患者的錯誤認識,使患者能夠更加積極面對治療,提高手術配合度,減少不良意外事件的發生率,解決患者身心問題,提高鏡下取物的成功率,術前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疏導負面情緒,示范配合的技巧,保證手術安全進行,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提高護理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臥床休息、心理控制、配合操作等配合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無痛內鏡下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應用術前共情溝通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保證手術療效。
綜上所述,術前共情溝通能夠提高無痛內鏡下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患者治療配合度,臨床效果理想,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