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婷
【關鍵詞】產房;無保護會陰接生;護理;產后出血
分娩是每位產婦必須經歷的環節,目前臨床分娩方式較多,常見的有陰道分娩、人工助產以及剖宮產等,其中陰道分娩對母嬰的保護性最高。但在陰道自然分娩過程中,如果出現難產等特殊情況,通常也會采取會陰側切的解決方式,目的是為了防止會陰撕裂,避免留下的創口導致術后感染或大出血情況發生。現階段臨床提出無保護會陰接生,該方式建立在產婦會陰保持良好狀態的基礎上,通過對胎兒分娩速度以及陰道受到的壓力進行控制,起到減少會陰損傷、保護胎兒、促進產后康復的效果。本文將對在產房護理實踐中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的效果展開分析,詳細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4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50例進行常規護理的患者為常規組,5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患者為心理組。常規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51.42±4.19)歲。常規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1.58±4.32)歲。納入標準:患者的意識清醒,可以進行交流;排除標準: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在研究過程中死亡。比較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進行各項檢查,進行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和健康教育等。心理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具體方法為: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然后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告知患者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目的的原理,幫助患者了解治療方法和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護理配合度。患者在長期的血液透析過程當中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護理人員要和患者進行溝通,為患者提供鼓勵和安慰,做好思想工作,鼓勵患者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想法,并且還要幫助協調患者、家屬和社會的關系,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信任,幫助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在治療期間積極參與家庭和社會活動,適當進行一些社會勞動,增加經濟收入,減輕家庭負擔,疏導精神壓力,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緩解精神壓力,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告知家屬對患者多進行情感支持和言語鼓勵,避免患者出現輕生和拒絕治療的念頭。
1.3觀察指標心理狀況:在護理前和護理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滿分均為8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程度越高,記錄兩組患者的得分,然后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統計數據采用SPSS20.0展開整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檢驗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檢驗結果顯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心理狀況變化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差異不明顯;護理后,心理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 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血液透析可以幫助改善尿毒癥患者的生理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長期的治療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巨大的折磨,患者由于無法正常工作,失去經濟能力,喪失家庭角色和社會地位,很容易破壞患者的心理平衡機制,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本研究主要探究在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當中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心理組患者的SAS 評分和SDS 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說明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原因可能是心理護理干預通過了解患者的感受、心理狀態、家庭背景和經濟能力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讓患者感受到親情的陪伴,提高治療的意愿;護理人員對和患者進行交流,告知透析的效果和相關知識,讓患者對治療有確切的了解,提高護理配合度和治療的依從性;另外,讓患者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社會勞動,參與社會生活,提高自我效能感,讓患者看到自我價值,從而幫助提高患者的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在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當中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