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明
【關鍵詞】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圍術期護理;護理分析
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能夠為患者提供比較有效的治療,在治療的同時也需要注意護理干預對患者手術質量的影響,盡可能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護理措施。為了具體了解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圍術期護理的情況,本文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的患者68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鏡肺性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50例進行常規護理的患者為常規組,5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患者為心理組。常規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51.42±4.19)歲。常規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1.58±4.32)歲。納入標準:患者的意識清醒,可以進行交流;排除標準: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在研究過程中死亡。比較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人員在手術前為患者進行常規術前準備,檢查患者身體情況,術中配合醫生完成胸腔鏡手術操作,術后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監護,做好并發癥的預防處理工作目。
1.2.2觀察組:護理人員在圍手術期給予患者綜合的護理干預,從心理到生理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料:①術前護理。做好患者術前巡查工作,護理人員為肺大皰患者提供術前護理時需要對患者的病情變化特別是呼吸相關的情況做好記錄,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指導,用溫和的語氣親切的態度給患者提供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對于胸腔鏡手術的疑問,并為患者做出解答,對患者術前滋生的恐慌、焦慮等情緒進行安撫。患者術前晚上需要常規禁飲禁食,并為患者做好皮膚準備,注意提醒患者在手術前卸除手表、眼鏡、項鏈等配飾,保證治療的安全。手術正式開始前應當檢查好手術使用的相關儀器和藥品的完整性,做好手術室的相關準備。②術中護理。術中需要密切配合醫生完成護理,注意患者手術中身體和心理護理的有效性。患者接受手術時應當安撫好患者的情緒,將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適宜狀態,營造良好的手術環境,保證患者的健康。術中通過心電圖等儀器了解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遞送手術臺上醫生所需的器械,配合監視器了解胸腔鏡手術進展的情況,為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護理。手術結束后需要常規檢查手術相關器械是否回收完畢,并為患者常規安置胸腔閉式引流管。③術后護理。術后對患者的各項隋況進行密切監控,及時了解患者血壓等體征的變化情況,并做好術后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工作。患者術后一般護理中多選用去枕平臥位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的體位護理,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待患者血壓穩定6h后可以取半臥位,注意及時清理患者口腔鼻內分泌物,并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輸氧等護理。術后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數量、性質等,注意做好氣胸、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的處理,一旦發生并發情況需要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告知患者飲食、生活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內容,促進患者術后身體恢復。
1.3觀察指標了解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肺功能改善情況,記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BVI),了解患者左室射血分數(LVBF)。對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記錄,統計患者的并發癥率。
1.4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以t為結果檢驗,以百分數(%)表述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心肺功能恢復觀察組患者護理后FEV1(60.73±5.36)%,LVEF(63.41±5.08)%;對照組護理后FEV1(52.26±3.54)%,LVEF(52.39±4.87)%。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并發癥率觀察組患者護理期間發生并發癥共計4例,并發癥率為11.76%;對照組并發癥共計10例,并發癥率為29.41%。觀察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應當注意綜合與全面,通過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干預等方式減少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保證手術的安全進行。在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中,術前在為患者生理進行全面準備的同時關注患者心理狀態,讓患者以良好狀態接受治療,術中注意配合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術后則應當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進行全面干預,降低并發癥率,并給予患者健康指導,促進其康復。本次研究分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圍術期護理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可知,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圍術期給予患者綜合且全面的護理對優化手術質量有重要意義,在術前、術中、術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干預能夠保證患者健康,降低并發癥率,促進患者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