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南
【關鍵詞】膝關節;骨質增生;臨床護理
膝關節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退行性骨關節病,對其正常生活具有一定不良影響,除了應當為患者提供有效治療以外,護理干預也在促進恢復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優質的護理干預能夠為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干預和身體照料,幫助促進其關節功能恢復。為了詳細了解膝關節骨質增生護理情況,本文選取了部分我院收治的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7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6例,女性17例,男性19例,年齡44~71歲,平均年齡(54.83 4-3.26)歲;對照組患者36例,女性18例,男性18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3.47±2.67)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膝關節骨質增生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病情給予患者一般病情巡視護理以及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干預,對患者進行基礎心理護理。
1.2.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護理期間應用優質護理:①優質的基礎護理。每日巡視應認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將語言詢問、視覺觀察、身體檢查等護理聯合起來,充分發揮護理干預的作用,更加積極主動的了解患者每日病情的變化,及時將骨質增生患者病情的變化記錄下來。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進行膝關節的防護和保護,在為患者提供對應護理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更加簡單、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釋說明,讓患者配合完成相關護理工作,避免膝關節磕碰或者其他不良事件的發生。部分患者體質容易過敏,在接受相關治療時皮膚等部位會出現過敏反應,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表現及時停藥并做出對應的處理,保證患者安全。②優質心理護理。心理護理需要建立在對患者基本情況了解的基礎上,在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需要多詢問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感受,了解患者手術治療前的緊張心理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和案例講解等進行術前心理安撫,在術后了解患者有無膝關節疼痛等不適感,為患者提供安撫和安慰,鼓勵患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其疼痛耐受力,可以在術后鼓勵患者聽音樂、看新聞、讀書等分散其注意力,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③優質治療護理。為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提供治療相關的優質護理,通過各種康復護理干預方式促進患者病情好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對應的物理治療活動,借助超短波治療儀等不同治療儀為患者開展治療,短波治療儀在使用中需要密切留意儀器各項參數的調整情況,在患者接受治療中定期詢問患者的感受一旦發現異常需要及時停止治療,保證治療的安全可靠;應用下肢運動儀為患者提供下肢恢復治療,根據患者大腿小腿長度調整支架長度并綁好綁帶,設置參數膝關節作為鍛煉部位,起始角度為0°,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調試一般為35°,每次調試增加5°一般不超過120°,患者的訓練時間控制在20~40min,由慢到快進行,訓練每日2次,注意使用好毛巾、軟墊等為患者進行防護,讓患者保持舒適的治療狀態。在術后康復護理中,應當在患者膝關節恢復情況良好的狀態下開展康復訓練,幫助患者鍛煉股四頭肌肌力,為患者提供腿部按摩,幫助患者逐漸恢復關節功能。患者的術后康復應當循序漸進,從床邊活動逐漸過渡到下床活動,由依靠拐杖或其他攙扶物行走過渡到正常行走,每日的訓練時間根據患者接受能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患者膝關節過度勞累。
1.3觀察指標記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1.4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6.0軟件對本次研究信息進行統計學分析。
觀察組護理滿意35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97.22%,不良事件發生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5.56%;對照組護理滿意28例,不滿意7例,護理滿意度為80.56%,不良事件發生10例,不良事件發生率27.78%。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干預在膝關節骨質增生治療中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通過優質的基礎護理、病情干預、心理護理等,能夠為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提供更加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增加了患者對于膝關節骨質增生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降低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發生,有利于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本文對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相關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因此在臨床護理中,需要格外重視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的臨床護理內容以及效果,根據優質護理原則以及患者的感受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