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
【關鍵詞】自然分娩;待產過程;舒適護理
自然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因孕產婦對分娩存在恐懼、疼痛等因素干擾,使得孕產婦存在恐懼和緊張感,不利于自然分娩m。舒適護理屬于一種個性化、整體性的護理模式,為探究自然分娩待產過程中舒適護理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1一般資料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自然分娩孕產婦120例,納入標準:①均為單胎,頭先露,自然臨產。②無明顯陰道分娩禁忌癥。③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與此同時,排除剖宮產、多胎妊娠、不配合等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2組,對照組60例,患者年齡在21~43歲,平均(26.5±1.3)歲,平均孕周(37.5±1.5)周,初產婦35例,經產婦25例;觀察組60例,患者年齡在22~43歲,平均(26.9±1.4)歲,平均孕周(37.9±1.6)周,初產婦34例,經產婦2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分娩知識教育、分娩指導、環境護理等方面。
1.2.2觀察組: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內容如下:
①舒適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指導。加強與產婦的感情交流,積極、熱情的接待產婦,及時消除產婦陌生感。應用一對一責任助產制度,在待產期間每位產婦均需要一名責任護士陪伴,做好產婦的心理疏導工作與健康教育指導,指導患者正確的呼吸方法、分娩知識,提高產婦的配合依從性。傾聽患者主訴,及時疏導患者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減輕產婦心理負擔。可以開展親屬陪產以及音樂待產制度,選擇舒緩、優美的音樂,及時消除患者緊張和疲勞感。選擇丈夫或家人陪同,給予產婦精神力量支持。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指導,在各項操作前需要解釋操作目的,贏得產婦的配合和支持。
②舒適體位護理。對于條件允許的產婦,可以鼓勵其選擇合適的舒適體位,或者在室內進行適量運動,加速產程開展。若產婦體質較弱或宮縮耐受力差,可指導產婦選擇側臥位或半坐臥位,及時緩解其疼痛感。
③疼痛舒適護理。幫助產婦按摩腰骶部或腹部,指導患者正確的呼吸方式。在宮縮間歇期間,應指導產婦放松肌肉、保存體力。結合患者需求,可及時開展無痛分娩,與麻醉師加強配合,給予產婦麻醉鎮痛。另外,由于宮縮陣痛出汗較多,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及時補充水分,及時為產婦擦汗,保持其皮膚清潔、舒適。指導產婦2~3小時小便一次,預防尿潴留。
④飲食護理。在宮縮間歇,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進食雞蛋、巧克力、牛奶、稀飯等高蛋白質和高熱量的食物,及時補充患者機體能量。
1.3觀察指標
1.3.1統計兩組術后2h出血量以及三產程時間:記錄兩組術后2h出血量以及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時間。
1.3.3評估兩組疼痛情況:選擇VAS疼痛視覺模擬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疼痛情況,0-10個刻度,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強烈。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術后2h出血量以及三產程時間比較觀察組術后2h出血量(212.5±10.2)ml、第1產程(7.1±1.1)h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疼痛情況比較觀察組VAS疼痛評分(6.4±1.2)分,對照組VAS疼痛評分(8.9±1.7)分,P<0.05。
舒適護理屬于人性化和整體化護理的體現,其旨在為患者提供全過程和全方位的護理。自然分娩這個生理過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產婦待產過程中,加強患者舒適護理,能有效促使患者社會、生理和心理等達到愉快狀態,或盡可能縮短分娩過程的不愉快程度。在本文研究中給予產婦舒適護理,舒適心理護理,能有效緩解產婦的恐慌、緊張等心理障礙,提高產婦配合依從性;加強體位舒適護理,能促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提高生理舒適度;加強患者疼痛護理,能盡可能緩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不適感以及疼痛帶來的心理障礙。無痛分娩以及音樂療法,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合理的基礎護理,也能減輕產婦的生理不適感;加強產婦飲食護理,能及時補充產婦體力,這對促進分娩順利進行有重要作用。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術后2h出血量、第1產程時間以及疼痛情況均與對照組差異顯著,這與李春麗等人的研究結果相吻合,提示自然分娩待產過程中舒適護理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自然分娩待產過程中舒適護理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加速第一產程進展,并減少術后出血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