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霞
【關鍵詞】中藥產業;瓶頸;對策
1前言中醫及中藥歷經上千年的傳承,現在正在以高速、多元化的態勢得以發展,其不僅僅是我國醫藥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同時也關系著中國經濟的整體繁榮與發展,并影響著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聲譽。我國的中藥產業其:體包括中藥農業、工業、商業及中藥服務業,其中農業是基礎影響并帶動著其他產業的發展。隨著中藥現代化的推進,中藥產業的這四個板塊相輔相成齊頭并進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近年來隨著生物學、藥學以及化學等新型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中藥產業未來的走向面臨的方方面面的桎梏,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因此分析我國醫藥產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的對策及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
2我國中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中藥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中藥農業產業的發展狀況直接決定了中藥資源的品質和數量。在中藥農業中,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撫育和開發是重中之重,目前常用的中藥材中仍有70%來源于野生資源。然而近年來隨著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過度開發,生態及物種多樣性的破壞,我國野生中藥資源的供給就顯得相形見絀,常用大宗中藥材的持續性供給尤顯不足。此外,我國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擴大,優秀種植資源的培養和選育,GAP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實施,組織培養、發酵工程、分子生物學及合成生物學等新型的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均較為滯后成為中藥農業發展的桎梏。
2.2中藥工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隨著近年來中藥現代化的推進,中藥的各種新型制劑紛至沓來,與其相伴而行的是中藥利潤空間的不斷上漲,以及各種中藥制藥企業的轉型和規模盲目擴大化。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對各類中藥劑型質量標準的制定和認定,對中藥制藥企業的管理及運營模式的要求及約束仍缺乏統一的標尺,這很大程度上引發了中藥制藥企業的良莠不齊和各種亂象。在者,由于生產設備老舊、技術落后、科技含量代、產品的“含金量”不足,科技改造投入少,技術引進力度不夠,也進一步抑制了新產品的研發。總之,從我國大部分中藥生產企業的制藥現狀來看,我國中藥的生產工藝水平距離現代化醫藥工業優質、標準的生產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也尚未徹底地擺脫作坊式生產的格局,無論是制藥技術還是生產理念,都較為落后。
2.3激烈的國際競爭成為中藥商業面臨的巨大挑戰近年來我國中藥產業發展態勢喜人,然而出口量卻長期停滯不前,出口主要以低價值的藥材為主,高價值的成品藥卻寥寥無幾。再者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日本、新加坡、韓國也以其完善的市場制度以及營銷手段,參與到中國的中藥市場競爭中。而就以目前世界天然貿易經濟每年180億美元的市值來講,我國僅僅占有其中的3%,遠遠的低于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等國家。我國的中藥制劑達到了4000多種,但僅僅在國際覆蓋率上占有3%~5%。此外我國還或缺大量高層次的國際貿易人才,這與企業的培養能力欠缺密不可分。
3中藥產業發展的對策
3.1保護自然資源,加強人工培育的規模及質量由于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具有品質佳,有效成分含量高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我國需制定和出臺相關法律制度,限制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過度開采。再者在中藥現代化的發展中,我們需借助組織培養、分子生物學等先進手段進行優秀種植資源的選育,并擴大種植,進一步提高我國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進一步完善GAP管理制度,使中草藥的種植趨于合理及規范。此外我們還應加強高校及藥企的參與度,開展科學研究,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應加強扶持,有效的解決我國藥材短缺的狀況。
3.2培養相關人才推進中藥產業現代化進程人才始終是科技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對于中藥產業的發展而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同樣是關鍵。企業不僅要培養科研型人才,來推動中藥劑型的現代化,改善中藥的臨床療效,更需要營銷型人才,使我們的中藥產業走國際化發展道路,走出國門,被整個世界認可和尊重。
3_3注重新工藝、新設備的引進推廣新工藝和新設備是中藥工業發展的助推劑。在中藥現代化進程中我們需大量引進和推廣高新技術,改造傳統中藥生產企業的生成工藝,強調生產設備和工藝標準化、工程化、系統化。具體實施如下:(1)選擇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較強的企業為突破口,攻克能準動中藥制藥工藝顯著上升的關鍵技術,并起到行業示范、推廣的作用。(2)以制藥企業為主體,新設備、新技術、新產品為依托,推廣中成藥生成的系統化、工程化、現代化示范工程,積極推進中藥現代化。(3)選擇發展成熟、市場前景良好的先進技術,如超微粉碎技術、絮凝沉淀技術、樹脂吸附技術、超臨界CO:萃取技術和自動化數據化生產技術進行積極的推廣,逐步應用到規模化牛產中。
4小結及展望
綜上所述,我國的中藥產業建設業已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只要我們積極面對中藥農業、工業、商業及中藥服務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勇于直面和改進,便定能克服中藥現代化中的種種桎梏,突破瓶頸,使我們的中藥現代化產業取得更快更穩的長足發展,中醫藥將最終被全世界認可,更好的造福人類,服務于人類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