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丹
【關鍵詞】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家庭醫生;護理
目前,2型糖尿病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且該病需要接受長期治療。但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患者不能嚴格遵醫囑配合治療的現象,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治療方案的效用難以發揮。為此,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管理護理就尤為重要,而近年來實施家庭醫生的健康管理與護理模式在臨床上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的認可。
1.1一般資料以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治療情況作為研究的基礎資料,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50)與觀察組(n=50)。其中,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7.48±2.26)歲,平均病程(4.57±0.62)年;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7.50±2.30)歲,平均病程(4.60±0.64)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管理護理:護理人員根據社區醫院的工作規章制度開展健康管理護理工作,定期組織患者測量血糖、血壓,對患者進行基本的健康教育宣傳,如在社區醫院張貼宣傳海報,定期舉辦健康管理護理講座,進行健康飲食宣傳等。觀察組實施基于家庭醫生的健康管理護理:第一,組建家庭醫生健康管理護理團隊。由自愿參與本次實驗研究的社區醫護人員組成家庭醫生團隊,團隊成員在一線的醫護工作時間不得低于0.5年。第二,制定健康管理護理計劃。邀請資深醫護人員進行健康管理護理計劃的設計,從而為后續健康管理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的依據。健康管理護理計劃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基本知識健康教育、并發癥預防健康教育、日常飲食與作息注意事項健康教育、就診與用藥治療健康知識講解等內容。第三,家庭醫生按照《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要求的隨訪時間節點,每月度或季度一次話動,把2型糖尿病患者劃分為隨訪單元,開展集體隨訪,隨訪過程中開展的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身高體重測量,評估體質指數的變化,評估血壓是否達標,評估血糖是否達標或改善,進行生活方式討論,包括飲食、運動、心理,對化驗結果進行解讀,評估藥物依從性,進行用藥指導。第四,實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即家庭醫生團隊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幫助患者改善心理壓力與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根據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指標進行評價。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主要包括遵醫囑飲食、服藥、運動以及主動測量血糖等內容。
1.4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㈤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遵醫囑服藥率(100.0%)、遵醫囑運動率(96.0%)、遵醫囑飲食率(92.0%)以及主動測量血糖率(100.0%),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型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對患者的生活會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此外,2型糖尿病所帶來的并發癥也較多從而導致患者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由于2型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病,因此,患者多回歸社區接受長期的治療。在社區治療期間,2型糖尿病患者一方面需要有專業的治療,另一方面還需要有高質量的健康管理護理服務。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加強健康管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但是,常規的健康管理護理模式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要求,為此,引入家庭醫生模式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遵醫囑服藥率、遵醫囑運動率、遵醫囑飲食率以及主動測量血糖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反映了家庭醫生模式的應用價值較高。家庭醫生模式的應用價值在于:首先,通過以團隊服務的方式來進行健康管理護理,能夠發揮團隊的集體智慧,從而提高健康管理護理的具體實施效果;其次,通過實施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能夠與患者建立起較好的關系,從而便利于健康管理護理工作的開展;再次,實施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能夠提高健康管理護理的全面性與日常服務性,從而提高患者的認可度與對健康知識的全面掌握情況。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實施基于家庭醫生的健康管理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患者的遵醫囑服藥、遵醫囑飲食、遵醫囑運動意識增強,同時患者的主動測量血糖情況也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