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剛
【關鍵詞】病原菌臨床檢驗;病原學;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結果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感染類型,而呼吸道感染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尿路上皮遭受細菌入侵進而表現的炎癥反應,患者在發病后主要以菌尿和膿尿為主。而現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大約有95%以上的呼吸道感染均是由單一細菌而引起的,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首先應當對患者的感染病原菌進行明確,這也是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應用和治療工作開展的前提。本次研究探究病原菌臨床檢驗應用于呼吸道感染中對患者病原菌的檢查結果,分析患者的病原菌特點,并為臨床治療方式提出相應的指導,現將結果、方法報道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實驗時間段設置為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該時間段內錄入我院中收入的呼吸道患者90例患者作為實驗樣本。所有患者中男女性別比為(49:41=54.44%:45.56%),患者年齡信息區間介于29~64(42.6±3.4)歲,患者自發病至入院時間為6~16d。將其基本資料對比后未發現明顯差異,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由相關檢驗人員對患者的呼吸道中段痰液樣本進行收集后,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選擇最優的鑒定方式對患者的病原—菌進行分離后進行檢驗。在分離完成后,應用儀器檢驗法對其菌株進行藥敏試驗,將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中,病原菌檢驗結果以及主要病原菌藥敏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1.3評價標準對所有病原菌檢查狀況進行記錄,并分析病原菌的藥敏狀況。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統計數據,由專業人員進行數據處理,處理軟件應用統計學SPSS19.00軟件包。本次研究中各項實驗數據中的計量資料(%)應用x2檢驗,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采用T值檢驗,實驗結果以P<0.05認為統計學意義存在。
2.1所有患者的感染狀況記錄實驗結果中顯示90例菌株中共有52(57.78%)例革蘭陰性菌,其中包括21例大腸埃希菌,占比最高,為40.38%。其余38例患者為革蘭陽性菌感染,占比為42.22%,其中以鳥腸球菌和糞腸球菌為主,詳情見表1。
2.2主要菌株的抗菌藥物耐藥性記錄所有患者的不同病原菌對于不同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藥性。主要對氨芐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藥率較高,對于頭孢哌酮鈉以及亞胺培南等藥物耐藥性較低。
痰液細菌檢查對于患者的感染病菌檢出率較高,能夠有助于臨床醫師在短時間內根據患者的菌株類型和藥敏試驗,結果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方案調整。
而現代臨床研究中認為,在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狀況進行檢查時,應當在詢問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對患者進行泌尿系統微生物檢查,這樣能夠有助于患者的菌株感染種類,明確針對不同的菌株表現,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本次研究中發現在對患者的抗生素進行選擇時,氨芐西林以及哌拉西林等應用廣泛的抗生素無法對患者的感染狀況起到良好的控制,而近年來新應用的頭孢哌酮鈉、亞胺培南以及左氧氟沙星,能夠有效殺滅患者的病菌,對于患者康復來說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呼吸道感染在本院所在區域,主要以革蘭陰性菌為主,而其中感染病菌主要以大腸埃希菌為主,革蘭陽性菌感染例數較少,在感染時主要以鳥腸球菌和糞腸球菌為主。在實際臨床應用時,還需要根據當地的環境以及區域進行抗菌藥物合理選擇,這樣能夠避免二重感染或耐藥菌株的產生,對于患者治療來說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