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祥
【關鍵詞】跨傷椎固定;經傷椎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臨床效果
胸腰段脊柱骨折往往是由跌落、交通事故、重物砸中等原因導致的,且是常見的骨折類型,當發生胸腰段脊柱骨折時,往往會發生精髓損傷、椎體滑落等問題,后路跨傷椎固定是相對傳統的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常用方法,這種治療方法經常會在術后出現后凸畸形、傷椎高度丟失、遲發性腰痛等問題,其遠期治療效果也難以達到理想水平。短節段經椎弓根固定技術是其目前主要應用的治療技術,目前對于經傷椎固定治療技術的研究也十分充分,這種技術能夠分散椎弓根螺釘應力,從而達到提高內固定強度的作用,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糾正后凸畸形的作用。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共40例,按照平均、隨機的原則分為甲、乙兩組,每組各20例患者。甲組:男性患者11人,女性患者9人,平均年齡為(34.6±4.5歲),年齡范圍為25-48歲。乙組:男性患者10人,女性患者10人,平均年齡為(35.4±4.6歲),年齡范圍為25-49歲。通過分析統計發現,患者資料數據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
1.2方法無論跨傷椎固定還是經傷椎固定,都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麻手術,保證其處于后仰臥位及腹部懸空狀態,骨折椎體部位通過影像學技術進行確定,采取后正中正向入路,剝離椎旁肌,暴露結構。跨傷椎固定操作具體如下:先將4枚椎弓根螺釘分成兩組,在傷錐上下各一鄰錐兩側的椎弓根內直入螺釘,將預先準備好的鈦棒也放置其中,一段需要用螺釘擰緊,另外一段以縱向撐開的方式讓傷錐高度得到逐漸恢復,隨后完成凸畸形的矯正操作,最后對手術操作進行檢查,并做好固定工作。經傷椎固定操作具體如下:將兩個相對較短的椎弓根螺釘放置在兩側錐弓根上,保證螺釘放置質量達到要求后,放置預彎鈦棒,并擰緊經傷椎螺帽,然后縱向撐開椎體終極版受傷較重的一側,當傷錐恢復到原有高度后,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撐開,最后對手術操作進行檢查,并做好固定工作。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VAS)、脊椎TOA評分進行比較,明確兩組患者椎體壓縮率、后凸Cobb角變化,并綜合比較患者的術后情況。

1.4統計學處理統計學軟件SPSS22.0為數據處理工具,用(x±s)表示計量資料,對數據進行t檢驗,當P小于0.05時,認為數據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甲乙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TOA評分數據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但是在治療后患者的后凸Cobb角和椎體壓縮率上,甲組患者的數值明顯低于乙組。在術后隨訪方面,甲組的觀察結果比乙組好,且數據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具體數據見下表。

通過觀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臨床表現我們發現,胸椎和腰椎前凸、后凸的轉折點為要胸段,并目患者上下段的活動度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同樣也是軀干活動和肩背部重力的集中點,如果在有效準管間隙狹窄的作用下,脊髓損傷的幾率將大提升,所以確定不同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對于選擇治療方式、促進患者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甲乙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TOA評分數據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但是在治療后患者的后凸Cobb角和椎體壓縮率上,甲組患者的數值明顯低于乙組。在術后隨訪方面,甲組的觀察結果比乙組好,且數據無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大于0.05。相比使用跨傷椎固定治療方案,經傷椎固定治療方案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甲組在提高臨床效果的同時,還不會導致患者的VAS評分增加,由此可見,經傷錐固定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優于跨傷錐固定治療,其具有一定臨床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