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凡
【關鍵詞】肝硬化,護理,心理干預,護理滿意度
肝硬化疾病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慢性彌漫性肝臟病變,其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肝功能損害、門靜脈高壓。當患者患有肝硬化疾病以后其病情遷延不愈,預后較差,經治療以后癥狀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其病程較長和病情反復的特點也為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疾病,影響了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治愈效果。本研究從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護理進行分析,并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有效的干預,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從而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臨床心理狀態,提高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和滿意度,有效地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選取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組對比研究的方法觀察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文在探索研究時選取了近十個月在我院進行肝硬化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100例研究對象通過硬幣投擲法分為對照組患者50例,實驗組患者50例。對對照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8:22,年齡區間為21~72,平均年齡46.8±7.2歲。病程區間為0.1~8.6年,平均病程為3.6±1.2年。對實驗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實驗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6:24,年齡期間為22~76,平均年齡為48.9±7.8歲,病程期間為0.1~11.2年,平均病程為3.8±1.3年。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時間進行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即為患者采取常規的用藥指導,并引導患者通過適宜的運動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囑咐患者擁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囑咐患者進食高熱量和刺激性小的食物,遵照醫囑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采用心理護理干預:(1)入院護理:患者在入院以后,有護理人員將醫院的內部環境以及相關的醫護人員向患者進行介紹,增強患者的生命感,降低患者的陌生感,減低患者在入院以后的心理應激情況。此外與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采用親密的態度,應用適當的語言向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通過溝通與交流詳細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以及心理狀態,引導患者針對不良的心理情緒進行自我調節,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礙,是患者在入院以后保持積極愉悅的精神狀態參與治療。(2)環境護理:患者在住院以后為患者進行環境護理,保障患者病房環境舒適,每日定時為患者進行病房通風,調節患者病房處于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此外可以結合患者的興趣愛好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音樂或者綠色植物,滿足患者喻悅的心情。定時為患者進行房間消毒,定時為患者進行床單和被褥的更換,保障患者擁有良好的住院環境,降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3)健康宣教:結合患者的病情狀況為患者進行肝硬化疾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都能夠對肝硬化疾病有詳細的了解和認知,對于醫護人員提供的醫護計劃能夠有較高的認可性,從而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采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針對所有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護理的總體滿意度=基本滿意+比較滿意+十分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ASS 22.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材料[n(%)]表示,x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6.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下表1:
肝硬化疾病是臨床中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病具有病程時間長、病情反復的特點,因此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正是這一特點也導致很多患者對于肝硬化疾病存在著害怕和恐懼的心理,嚴重降低了患者的臨床治療依從性。
本文采用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對比分析的方法,觀察肝硬化疾病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通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最終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于結果表明對于肝硬化疾病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臨床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