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關鍵詞】沙丁胺醇;酮替芬;小兒哮喘
前言哮喘可發生在小兒的任何年齡階段,該病具有極高的發病率,為呼吸道常見病癥。該病患兒發作時的癥狀為:間歇性咳嗽、呼吸困難、喘鳴等,該病若不及時治療,病情繼續進展可會并發心力衰竭、肝臟功能等問題,威脅患兒生命安全常規治療小兒哮喘以吸氧、促進排痰、抗感染為主,但其治療效果并不顯著。為研究沙丁胺醇聯合酮替芬應用于小兒哮喘治療的臨床價值,筆者從2017年5月-2018年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患兒選出72例進行研究,觀察常規治療、丁胺醇、聯用酮替芬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將72例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接收的哮喘患兒納入研究;分組方式:用拋幣法,將其分為參照組(n=36)與治療組(n=36)。參照組患兒年齡3~11歲,平均(7.06±3.45)歲;男女例數分別為19例、17例;病情(輕度、中度、重度)例數比為11:15:10。治療組患兒年齡2~12歲,平均(7.24±3.11)歲;男女例數分別為15例、21例;病情(輕度、中度、重度)例數比為13:11:12。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已取得倫理委員會同意,將符合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已簽署協議書者納入研究;排除有心臟病,肝腎功能發育不全,對研究藥物過敏的患兒。
1.2方法參照組(常規治療+沙丁胺醇藥物):先給予小兒平喘、抗病毒、抗感染處理,而后使用沙丁胺醇(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535)霧化吸入,0.1~0.2mg/次,間隔8h/次。治療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聯用酮替芬(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43)口服,劑量為0.05mg/kg(3~6歲小兒)、0.5mg/kg(6-12歲)。兩組均連續治療7天。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療效、癥狀(咳嗽、哮喘、哮鳴音、濕噦音)消失時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兒癥狀、體征消失,呼吸功能顯著改善;有效:其體征、癥狀有所好轉,呼吸功能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患兒癥狀體征及呼吸功能無變化,則表示為無效。治療有效率等于顯效率+有效率。用藥不良反應:患兒用藥可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惡心、頭暈、嘔吐、腸道異常反應等癥狀。
1.4統計學方法選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x2檢驗;計量資料(x±s)以t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2.1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由表1所展現的信息看,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明顯(P<0.05)。
2.2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經表2可知,治療組癥狀(咳嗽、哮喘、哮鳴音、濕Ⅱ羅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在治療中,治療組患兒發生嘔吐1例、頭暈2例、惡心1例,其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11%;參照組患兒發生惡心2例、嘔吐1例、腸道異常反應3例,發生率為16.67%;兩組數據差異并不顯著(x2=0.46,P>0.05)。
小兒哮喘與嗜酸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引發的炎癥有關,其發生原因與遺傳、環境等關系極大。小兒哮喘的常規方法治療中,糖皮質激素是臨床常用藥物,該類藥物效果明顯,但停藥后易使疾病復發,甚至感染加重等情況,長期使用可能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沙丁胺醇與酮替芬在人體中藥效發揮持續時間長,兩種藥物發揮各自療效,起到雙重治療效果,患兒的咳嗽、哮喘、哮鳴音、濕Ⅱ羅音等癥狀可快速改善。所以,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能更好的縮短患兒癥狀改善時間。另研究發現,治療組(11.11%)與參照組(16.67%)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在楊春霞[7]的研究中,沙丁胺醇與酮替芬分別治療小兒哮喘時所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與本次研究結果相同,這表示,沙丁胺醇+酮替芬治療小兒哮喘,其藥物副作用發生不明顯,安全并且有效。
綜上,沙丁胺醇與酮替芬共同治療小兒哮喘,可有效控制疾病繼續發展,縮短癥狀恢復時間,其安全性能高,治療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