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文
【關鍵詞】新生兒窒息;循證護理;護理滿意度;治療效率
窒息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新生兒群體疾病,圍產期的不合理操作會加劇窒息現象,使得新生兒腦部供血量和供氧量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為之后的疾病埋下禍根。經過多年的探究發現,該病不僅會增加新生兒死亡風險,還有著較高的致殘率,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循證循證護理在窒息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現將報道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抽選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窒息新生兒資料共計70例,單雙號法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中新生兒男18例,女17例,日齡2天至10天,平均日齡為(6.21±0.53)天;觀察組中新生兒男16例,女19例,日齡2天至11天,平均日齡為(6.35±0.41)天。組間常規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遵循醫囑完成普通護理操作,而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具體的內容為:護理人員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位患兒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結合自身經驗和科研結論科學有效的開展護理措施,其次護理人員要學會從以往成功案例中學習先進經驗和技術,查取窒息新生兒在干預階段應當注意的細節,實時監測各項重要生命體征,及時了解和掌握新生兒的臨床表現,適時調整吸氧保暖、營養支持和治療配合手段,不斷的完善最終得出最有效的護理方案。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對患兒的家屬進行心理引導,新生兒生病家長肯定是十分焦慮十分擔憂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將影響后續的治療,因此護理人員要詳細為其講解疾病的由來和原因,告知其治療階段應當注意的事項,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心理疏導,幫助緩解家屬的心理壓力,最后待患兒身體情況恢復,各項生命體征達到了出院標準可以出院時,護理人員也要叮囑家屬做好院外功能鍛煉指導,依據不同的新生兒制定不同的針對性訓練計劃,以便能夠延續護理質量。正式出院之后,醫院要做好隨訪調查,及時掌握院外患兒的身體狀況,適時為家屬答疑解惑,并且調整當前身體狀況下的護理方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新生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臨床療效。
1.4統計學方法SPSS18.0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各自使用均數±標準差、率表示,之后分別實施t檢驗、X2檢驗,P<0.05差異顯著。
2.1對比兩組新生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差異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分析兩組患兒的治療效率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導致新生兒窒息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圍產期窒息,在臨床治療階段,大多數的醫護人員都會更加注重對受損神經的修復,對驚厥現象的控制有些忽視,因此為了更好的改善新生兒腦細胞代謝紊亂狀況,醫護人員要加強對不良癥狀的重視,在護理階段充分發揮循證護理的價值。針對不同的患兒,護理人員可以查詢相關資料,制定出個體化護理計劃,主動爭取家屬的配合和支持,也可以適當運用聲光刺激法等新型措施,每日采取按摩的方式疏通經絡,確保氣血運行通暢,尤其是腦部供血和供氧的充足。此外還要在院內院外大力開展家屬的宣教活動,幫助他們更深入的了解新生兒窒息疾病,尋求對醫護人員工作的支持。綜上所述,對患有新生兒窒息采取循證護理進行干預能夠取得十分理想的療效,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