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惡性腫瘤;護理;應用
惡性腫瘤是因為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導致的一種惡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惡性腫瘤發病概率顯現出逐年增高趨勢,而且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有著極高的致死率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心創傷,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給接下來的治療工作帶來不利影響。伴隨惡性腫瘤治療與研究工作的持續深入,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護理的重視程度大幅度提高,并逐步認識到加強患者護理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人文關懷護理要求在護理過程當中以人道主義精神對患者的人格尊嚴、生命健康、權利需要進行真誠照顧,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理念,符合惡性腫瘤患者的內在需要,因而在護理應用當中顯現出了極高價值。此次研究特別選取76例惡性腫瘤患者并實施分組對比實驗,現把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選取來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納入標準是:臨床病理學檢查結果證明患者為惡性腫瘤;意識水平以及智力能力正常;能夠配合完成此次研究,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的排除標準為:預存生存期少于三個月;有嚴重溝通障礙以及精神疾病,不能夠獨立完成問卷調查。本次研究在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下開展。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對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為20~66歲,平均年齡62.5歲;觀察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為22~66歲,平均年齡61.9歲。兩組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對照研究。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的護理事項是:維持舒適清潔的住院環境;加強患者生命體征觀察,遵循醫囑給藥。
觀察組患者人文關懷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包括:第一,心理護理。惡性腫瘤患者飽受身體上的疼痛和折磨,心理上也會遭受極大的創傷,因而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嚴重者還會有極端心理問題出現。根據這一情況,護理人員先要了解患者的性格與心理特征,之后結合患者身體綜合情況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問題。在與患者溝通交流時,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支持和耐心,最大化了解并且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彰顯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第二,疼痛護理。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反應非常明顯,于是可以結合患者疼痛程度實施個性化鎮痛護理,指導患者掌握鎮痛泵的具體應用方法,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需求給予個性化的鎮痛服務。第三,親情支持。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溝通,讓家屬認識到親情支持和家庭關懷在患者抵抗癌癥的過程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得到家屬的配合,并與家屬共同設計針對患者的照護計劃與方案,將家庭關懷和社會支持結合起來。第四,飲食指導。在飲食方面既要保證營養充分攝入,又要避免營養過剩,盡可能的將易消化,維生素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作為主要選擇。
觀察指標:用焦慮、抑郁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用自制調查問卷方法了解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分別對應/>90分、60~<90分、<60分。

1.3統計學方法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統計與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實施,X2檢驗與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都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惡性腫瘤護理是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因為腫瘤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悲觀厭世,嚴重影響依從性和疾病轉歸。要控制病情惡化,盡可能的延長患者生存期,提升其生存質量,就需要將治療方法和恰當的護理方案整合起來進行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是護理服務向人性化方向變革的重要標志,要求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給予人道主義幫助和關懷,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符合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需要,因此能夠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此次研究顯示,接受人文關懷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評分上更低,而且護理滿意度為97.37%,高于對照組的78.94%,證明了人文關懷護理在臨床應用當中的顯著作用。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在惡性腫瘤護理當中應用價值突出,可以明顯減輕患者心理壓力與負擔,改善焦慮和抑郁的不良心態,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滿意度,有助于在臨床實踐當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