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秦麗
【關鍵詞】腰椎間盤摘除術;綜合護理;不良反應;常規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目前臨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腰椎間盤疾病,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腰椎間盤出現退行性改變,且與患者腰骶部位先天性異常、椎間盤解剖因素以及遺傳因素、腰椎間盤損傷等相關。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目前,腰椎間盤鏡下摘除術的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的同時,可以避免傳統手術帶來的嚴重損傷,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但是,如果患者的護理工作不到位,也很容易引發不良反應等。我院針對這類患者分別選擇兩種不同護理方案,現結合具體情況論述如下:
1.1一般資料從2018年4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病變患者當中擇取58例接受腰椎間盤鏡下摘除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觀察,此次研究的內容得到相關部門審核,患者術前簽署同意書。將其隨機均勻分成對比組及實驗組,分別29例對象。對比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為33~61歲;實驗組患者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齡為35~58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分析后無任何差異存在(P>0.05)。
1.2方法對比組患者需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前做好訪視,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將手術的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并且在患者術后對其進行康復訓練等。實驗組患者則需接受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方法如下所示:
在患者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加強患者的身體保溫,做好身體保暖,并且調整好手術室的溫度,對輸注液體進行預先加熱,以免患者出現術中低體溫的情況。
針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術前做好手術知識的講解等,將手術的各方面知識與優勢、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詳細告知患者,讓其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手術,避免患者出現恐懼等情緒而引發嚴重的應激反應。等到患者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多給予患者鼓勵、安慰,不斷提升患者的康復信心,這樣才能讓患者配合術后各項工作。
對于患者的并發癥,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術后身體的清潔,并且盡早指導患者下床活動,指導患者對四肢進行運動,并且多進行深呼吸,還要做好患者病房環境的清潔與消毒等,多讓患者飲水,還要多為患者翻身等,避免患者出現壓瘡、感染等并發癥。此外,護理人員需要調整患者的飲食,讓其術后食用流食,之后逐漸過渡至普食,選擇營養豐富等食物,避免其攝入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等到患者出院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將出院后各方面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讓患者恢復期間不要彎腰等,并且在家中多睡硬板床,保持合適的體位,還要確保傷口的干燥。患者需要定期到醫院復查,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隨訪,及時對患者護理方式進行調整。
1.3臨床觀察指標針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護理干預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分析,包括椎間隙感染、神經根粘連、病情復發情況,并進行淺析。
1.4統計學分析此次研究中的數據處理方式為SPSS21.0軟件包檢驗,計數資料n(%)接受x2檢驗,若數據分析后P<0.05,即為存在差異。
從上表1中顯示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接受干預后的不良反應情況更少,與對比組相比差異存在明顯意義。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腰椎間盤疾病,患者多會出現腰部疼痛等一系列癥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但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年輕人患上此病的例數也在增多。這類患者的病情會出現明顯遷延,且治愈難度較大,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以達到改善腰椎部位功能的目的。在患者接受手術的同時,為其選擇高效、準確的護理方式也十分關鍵。
我院針對接受腰椎間盤鏡下摘除術治療的患者,選擇應用綜合護理模式。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綜合護理的內容更為全面,且護理要點的連續性更強,我院護理人員會從多方面入手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并且加強對患者心理的干預,也會做好患者術中的身體保溫等,在患者出院的時候,會加強對其的院外隨訪,以保證患者護理干預的連續性。
在此次研究當中,兩組患者入院后分別接受不同類型的護理干預。在對比相關數據之后可看出,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更少,體現了這一方案的優勢。
對于接受腰椎間盤鏡下摘除術治療的患者護理方式選擇而言,讓其接受綜合護理干預的整體情況較好,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也會較少,該護理模式可作為此類患者的首選護理方式進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