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雷
【關鍵詞】盆腔膿腫;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盆腔膿腫主要由盆腔炎發展而來;婦科臨床上的盆腔膿腫主要包括輸卵管積膿、卵巢積膿、輸卵管卵巢積膿、急性盆腔腹膜炎、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其中發病率最好的是急性盆腔炎,由于該疾病易導致盆腔膿腫,增加治療難度目。目前臨床上采用用西藥結合治療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為進一步了解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膿腫的臨床療效,現對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腹腔鏡聯合中藥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腹腔鏡聯合中藥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患者,年齡在28-59歲,平均年齡(36.45±3.45)歲,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其中有23例為已婚女性,有7例為未婚女性;有25例患者有分娩史,有5例患者未分娩;有8例患者已經絕經,采取上環避孕的患者有9例,采用輸卵管結扎的有6例患者,采取其他避孕方式的有4例,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有3例;其中有盆腔炎史的患者有7例,有陰道炎史的患者有18例,有闌尾膿腫史的患者有2例。發病時間為7~15d。
1.2方法首先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分別使用抗生素、加強營養、糾正低蛋白血癥、貧血等治療方式進行對癥治療。
然后采用腹腔鏡治療方法,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采用常規消毒鋪巾,置子宮操縱器,采用氣腹針經過臍空穿刺進入腹腔,注入適當的CO2后對臍孔上緣皮膚5~10mm處進行切開,穿入相應的穿刺器,置入腹腔鏡,切開下腹壁相應部位皮膚5~10mm,置入相應的器械,將盆腔壁、輸卵管、卵巢、子宮等粘連處進行分離,針對出血點采用電凝鉗、PK刀、超聲刀進行止血,清楚膿腫后,對膿液進行抽吸,取出膿苔或者是碎片,讓輸卵管、卵巢、子宮等解剖位置能夠清晰的暴露出來,恢復到正常的解剖結構。如患者病灶破壞程度嚴重,可根據情況對附件或者輸卵管進行切除,術中采取大量生理鹽水對盆腔進行沖洗,再使滅滴靈進行沖洗,術后在盆腔置引流管進行引流,術后就廣譜抗菌素進行抗炎治療,患者肛門排氣后輔助中藥進行治療。
中藥治療,采取仙放活命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加減,藥方為金銀花、天花粉、防風各3g、乳香、皂角刺、赤芍、敗醬草、陳皮各6g、沒藥、紅荊9g、炙山甲g、臥當歸、黃芪、甘草個10g、貝母15g、白芷、益母草各12g,每日一付,用水煎好后分兩次服用。
所有患者術后均為出現并發癥情況,術后有20例患者出現體溫升高情況,但是在2~3d后體溫恢復正常,術后8h患者可以進食,術后12h患者可以起床。引流管在術后2~3d進行拔除,腹部穿刺孔皮內縫合,切口均為甲級愈合,無患者出現切口愈合不良情況,術后無腸道。膀胱、輸尿管損傷、腸梗阻等并發癥發生;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隨著急性盆腔炎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盆腔膿腫的發病率也隨之呈上升趨勢。炎癥可以通過宮頸旁的淋巴播散到子宮旁的結締組織,炎性滲出的纖維素對周圍組織造成粘連,通過排卵入侵引起卵巢膿腫。如果急性盆腔炎未得到積極有效的正規治療,就會形成盆腔膿腫。一般西醫上會采取抗生素以及手術治療避免疾病的惡化;在中醫上認為該疾病屬于營衛稽留與經脈之中,則血泣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疾病原因為濕毒入侵,氣血阻滯,濕毒淤血互結,積于下焦。因此采用仙方活命飲,選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金銀花,具有行氣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作用的當歸、芍藥、乳香、沒藥、陳皮,具有清熱化痰散結作用的貝母、花粉等,具有益氣活血調經的黃芪、益母草等,具有通行經絡的山甲、皂剌等本次結果顯示,所有患者術后均為出現并發癥情況,術后有20例患者出現體溫升高情況,但是在2~3d后體溫恢復正常,術后8h患者可以進食,術后12h患者可以起床。引流管在術后2~3d進行拔除,腹部穿刺孔皮內縫合,切口均為甲級愈合,無患者出現切口愈合不良情況,術后無腸道。膀胱、輸尿管損傷、腸梗阻等并發癥發生;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表明對盆腔膿腫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患盆腔膿腫情況。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盆腔膿腫的臨床效果顯著,通過腹腔鏡手術方式,具有出血量少、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同時聯合中藥治療,不僅提高臨床療效,還能預防疾病的再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