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新生兒;應用
新生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時期,是一個高危時期,同時也是一個人成長發育起步的關鍵時期,所以新生兒護理質量要求也就非常重要?新生兒出現致病的概率較高,甚至會出現死亡的情況。傳統的護理方法不能夠有效的改善新生兒的身體質量,因此應該探究種種能夠使新生兒保持良好的體內環境、提高免疫力的護理模式。鳥巢式護理通過模擬方式為新生兒提供了個類似母體子宮的穩定環境,新生兒在此環境,生長發育明顯。由此,本文基于臨床研究,分析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其臨床適用性和有效性?積極探求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好的保證后續新生兒護理有效性與合理性。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入選新生兒均無明顯嚴重并發癥,無先天性病變和產傷、孕婦不伴有嚴重糖尿病、心臟病、肺部及肝膽系統疾病,均取得知情同意。根據護理措施的不同,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0例,其中男孩26例,女孩24例;年齡5min至30d,平均為(10.3±3.7)d,出生體質量2500~4000kg,平均(3211±139)g;對照組50例,其中男孩26例,女孩24例;年齡5min至30d,平均為(9.6±4.4)d,出生體質量2500-4000g,平均(3212±139)g。兩組新生兒性別、年齡、出生體質量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新生兒給予相同的常規護理,包括常規保暖、預防感染、皮膚護理、口腔護理、呼吸道護理以及母乳喂養指導等。對照組新生兒按傳統浴巾折疊方式,將浴巾連續對折兩次,新生兒平躺在浴巾上,將浴巾左右兩邊向下卷,卷至新生兒軀干兩側?實驗組采用鳥巢式護理方法,將浴巾對角滾筒式卷成一橢圓型“鳥巢”,然后用膠布固定,長度大約包含新生兒整個長度,寬度為患兒肩寬,高約10cm,接口高約5cm,嬰兒頭肩部枕于接口處,最后保持新生兒四肢靠近身體屈曲狀,蜷臥在浴巾折疊的鳥巢中。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新生兒的體溫波動、血氧飽和度、疼痛評分情況及平均睡眠時間和出暖箱時間。其中疼痛評分標準采用新生兒疼痛量表(NIPS)進行評分,包括面部表情、哭聲強弱、持續時間長短、四肢動作及肌張力改變情況等。
1.4統計學分析方法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描述,經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描述,經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新生兒體溫波動及血氧飽和度監測比較實驗組新生兒體溫變化波動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實驗組新生兒護理后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新生兒護理后睡眠時間也延長,明顯縮短了出暖箱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新生兒是一個特殊群體,剛從母體脫離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此階段的謹慎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護理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為新生兒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環境,新生兒體溫變化幅度大,散熱快,容易出現體溫不適宜的波動,對新生兒的各項生理功能。生化指標產生不利影響,而鳥巢式護理保護了新生兒身體四周,一方面減少外界溫度直接刺激皮膚,另外還減小了散熱面積。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新生兒的體溫變化波動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也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鳥巢式護理能更好地為新生兒維持相對穩定的環境溫度,對內環境穩定有很大的影響。新生兒體溫一旦維持,就很容易促進其他功能的較快改善,實驗組新生兒護理后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新生兒護理后的睡眠時間也延長,明顯縮短了出暖箱時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鳥巢式護理方式模仿新生兒在母體的姿勢,使新生兒重新體驗到類似母體子宮內安全舒適的感覺,從某種程度上消除了新生兒脫離母體后的緊張情緒,減少了陌生感和哭鬧次數,有利于新生兒生長發育。
綜上所述,鳥巢式護理可以降低新生兒的體溫波動情況,保持新生兒各項內環境穩定,為新生兒的較快生長提供適宜的條件,適合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