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玉
自2019年1月1日起《新政府會計制度》將在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行。新制度的落實執行必將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高校需積極組織財務人員學習新會計制度相關知識,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做好會計科目梳理工作,對政府資產與負債情況進行全面盤點,進一步推動政府會計制度落實。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實施將會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機遇與新問題,如何順利面對新舊制度交替,平穩推進高校財務工作順利開展,是現今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文對高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改進對策。
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財務人員掌握財務會計功能,還要求財務管理人員掌握會計核算與預算能力,保證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可有效銜接且相互分離,從而對高校財務情況與預算執行狀態進行準確、真實反映。預算會計可執行制度要求在預算現金收支業務中納入收入、支出、結余等要素,將各要素平行記賬。高校固有資產與無形資產可通過攤銷或計提折舊方式計算資產價值,通過如實核算高校運行成本,進一步推動高校財務工作的精細化落實。
高校在舊制度執行時,年終只有一套決算報表,對年度預算的收支與執行情況進行整理匯總。而新政府會計制度則要求高校不僅需要編制決算報表,而且還需要進行財務報告編制。預算會計核算報告是對財政撥款預算與預算收入及支出等內容進行反應。財務報告是通過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對高校成本管理能力的反應。相比于舊制度而言,新政府制度的執行,使高校年終財務報告更加完善、全面。與此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也會使高校對基建會計與核算進行整合,而非以往單獨設立基建賬目,全面核算基建投資。高校在具體落實政策時,對項目進行單獨核算使資料完整性得以保證,同時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促進財務數據與財務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化、清晰化,有利于高校對人員績效考核,特別是財務管理人員。
現今,高校對日常收支狀況過度關心,而對財務管理狀況卻缺乏重視,使得高校資產與債務情況無法全面反映。高校未能實現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轉變,導致高校財務狀況反映缺少準確性,例如,舊圖書館、舊實驗室等教學樓,時效教職工所留下的無形知識資產等均未能準確反映到財務報表上。部分高校在債務風險方面未能全面反映,對預提費用、高校貸款、未入賬薪酬等均未能全面反映在債務報表上,導致高校債務反映不實,支配資源虛增的現象。
高校會計制度轉型過程中資產價值反映失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2]。傳統高校會計制度是通過照舊提現、攤銷方式申報高校現有資產,但是長久運行發現,高校財務會計制度中存在資產未攤銷或未折舊等現象,導致高校資產失真問題發生。固有資產折舊無法反應高校現有固有資產狀況,無法通過高校固有資產情況進行前瞻性安排,導致高校固定資產虛增,對財務會計核算的有效性與準確性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高校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核算不足,未能準確劃分支出類型,導致高校成本核算準確性低。首先,現有高校會計制度導致高校支出情況均是一次性計入教育事業支出項目中,無論是否為當期或非當期支出均不可按照收益分期進行分攤,使得教育支出過高。現今高校也存在支出存儲不均現象,前期支出過高、后期支出偏低是高校普遍存在的財務情況。高校在辦公用品與材料費用領用與歸集,教育人員經費分配及教育人員經費分配不科學,成本核算誤差大且無法有效歸集等問題,均導致高校會計管理效果較差。

高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可大幅提升高校財務管理能力,但是在新舊制過渡階段,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因此,高校為了快速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升自身財務管理水平,需不斷將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創新。
為了更好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適應新舊政策改變,高校應積極開展財務人員業務培訓,使財務人員可準確把握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與內容。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高校與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與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與財務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使財務管理人員可適應新政策下的高校會計工作。以某省教育會計學會為例,通過組織開辦高校系統政府會計制度培訓工作,對全省高校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預算會計體系改革、政府會計改革等主要內容,使財務人員深入了解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執行意義,了解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對日后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使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與能力顯著提升。
高校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會對現行《高校會計制度》存在沖突,特別是會計核算的基本準則均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需要高校根據自身情況針對性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根據工作需求制定更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與預算管理方法進行修訂。完善固有資產管理制度、投資與存貨管理制度,使財務會計核算與預算會計雙體系得以健全。高校在開展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編制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定期編制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加強高校內部財務狀況分析,對高校現有資產情況進行全面反映,清晰反映高校存在的債務風險,加強預算管理及相關管理工作,例如有機銜接資產負債管理等。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基礎建設與經濟活動的增加,使得財務管理內容明顯增多,加之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使得高校財務管理難度進一步增大。綜合考慮高校財務管理中各類影響因素,高校需加強財務信息化管理,增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可通過引入財務管理軟件、財務核算軟件等會計軟件,提高高校內部管理工作力度,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力度,進一步推動財務管理的精細化發展。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財務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等多項內容。為了保證高校有效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高校財務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根據改革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執行策略,細化工作內容,明確工作職責,全面落實財務管理工作,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在執行新政策時也可采取多樣化宣傳方式與組織培訓,使財務人員準確掌握政府會計制度的準則與制度,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有力支持。高校也可通過組織開展專題研究,對政府會計制度執行過程中的重點或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完善財務核算體系,推動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高效落實。
綜上所述,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可促進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但是新舊制度的改變也給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因此高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應有機結合高校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加強財務人員的組織培訓,增加信息化財務管理力度,提升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