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欣
摘 要:二里崗文化中心位于中原地區,主要分為二里崗下層、二里崗上層兩大期。二里崗文化的發現展現了豐富的早商文化,為研究早商國家的變遷提供了實物資料。
關鍵詞:二里崗文化;早商;城址
二里崗文化遺存,自1950年韓維周先生發現到安金槐先生對鄭州商城[1]的發掘,逐漸顯露在世人面前。該遺址的面貌與安陽殷墟文化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命名為“二里崗文化”。該文化分為二里崗下層一、二期和二里崗上層一、二期。根據地層疊壓打破關系,判定二里崗文化晚于二里頭文化、早于殷墟文化[2]。
二里崗文化中心區位于中原,鄭州商城為二里崗文化的中心。關于鄭州商城的始建年代有多種說法。鄒衡先生在《試論夏文化》中提出鄭州商城的始建年代為南關外期,早于二里崗下層一期;安金槐先生則主張建于二里崗下層二期。經過對鄭州商城發掘材料的分析,認為鄭州商城內城與外郭城的始建年代應為二里崗下層一期或洛達廟三期文化時期。鄭州商城的外郭城與宮城的建設在二里崗下層一期或更早。到二里崗下層二期,大量宮殿建筑基址出現,制骨、制陶、鑄銅作坊等的發現,體現了該時期二里崗文化高度繁榮,也是在這一時期,二里崗文化達到極盛,故在二里崗下層二期,外郭城與內城應完全建成[3]。到二里崗上層二期,鄭州商城開始走向衰落,都城廢棄。
伴隨著早商時期商王朝勢力的不斷擴張,二里崗文化也不斷發展,形成了不同地區的商文化。如偃師商城、垣曲商城、盤龍城商城等。這些城址多發現了宮殿基址、鑄銅作坊等,應為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最重要的是,非都城性質的城址大都位于早商文化的分布邊緣或者交通要道上。例如,盤龍城商城,在盤龍城里發現大量青銅器,通過對湖北大治銅綠山及江西瑞昌銅嶺采冶場出土木頭樣品所做的碳素年代分析,對比盤龍城商城出土銅器與銅綠山等地的研究,發現盤龍城青銅器的礦料元素與銅綠山相同,這就表明盤龍城的銅料來源于銅綠山。而且在盤龍城有一件鼎足樣品的數值與鄭州商城所出的古銅渣數值幾乎一樣,表明此器是在鄭州商城鑄造,也說明商王朝銅料來源與盤龍城有關[4]。所以盤龍城商城的建立應該不僅僅是為了維護商代南土的穩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攫取南方豐富的礦產資源,來滿足商王室的需要。盤龍城商城是目前發現商代最早對南方經營的城址,可以說盤龍城是商代對四土中的南方進行管理的最重要的城址,是二里崗文化在南方最突出的表現。
二里崗文化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二里崗下層一期時分布范圍較小,主要分布在鄭-洛一線,發現了鄭州商城與偃師商城。二里崗下層二期時,二里崗文化分布范圍不斷擴大,商的勢力進入東南方與南方區域。這時期商王朝迅速發展,二里崗文化達到強盛。二里崗上層一期時,二里崗文化達到極盛,這時期商文化的發展主要對東夷和北方,對西北異族進行頻繁的戰爭。二里崗上層二期時,商文化開始處于封閉退縮期,商夷戰爭頻繁,商勢力深入到濰河以西之地。
二里崗文化主要為早商文化[5],墓葬形制、文化內涵、手工業發展等都對晚商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里崗文化來源于下七垣文化,同時吸收二里頭文化的成分,不斷發展創造,形成獨特的文化,開啟了輝煌燦爛的晚商文明。隨著考古的不斷發展,劉莊先商墓地、孟莊遺址先商文化城址的發現,推動先商文明的探索不斷取得進步,而關于夏墟的研究也將會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商城考古新發現與研究[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鄒衡.試論鄭州新發現的殷商文化遺址[C]//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3]安金槐.試論鄭州商代遺址——隞都[J].文物,1961(4).
[4]劉莉,陳星燦.城:夏商時期對自然資源的控制問題[J].東南文化,2000(3).
[5]張立東.先商文化淺議[C]//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