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東
摘 要:博物館館藏文物是真實記述我國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歷程最鮮活的物質載體。博物館最基礎的職能即是收藏和妥善保管館藏文物。在保證文物本體安全的情況下做好科學研究,并向公眾展示,承擔起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社會教育職能。文章就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有效管理,提出些許策略分析。
關鍵詞:館藏文物;博物館;有效管理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遺留下許多有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的遺物與遺跡,它們都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博物館館藏文物的陳列與展覽,不僅加深民眾對民族文化傳承的了解,還讓民眾見證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與人類的創造力量。而文物都是脆弱不可再生的,特別需要博物館管理人員注意這些珍貴文物的保存與管理。
1 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的現狀
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管理工作,就是工作人員利用物理、化學相關技術來控制儲藏空間的溫度、濕度、光線等來優化內部環境,防止館藏文物損壞,對藏品的儲存與展覽空間進行合理安全的布局[1]。但某些博物館的管理制度不合理,館藏文物儲存環境不理想,文物在保存中容易受到損壞。而在文物展覽時,安全保護工作也具有風險性,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與素質有限,影響了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也極易對館藏文物造成破壞。所以在當下科技時代,文物管理與修復工作需要高素質人才,向科技智能化方向發展,對館藏文物進行科學的保護,讓民族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2 博物館館藏文物有效管理的策略分析
2.1 完善文物保護的相關管理制度
我國還有少數博物館的文物管理方式單一,文物大多閑置在庫房,展覽時期拿出來,完畢后再放回庫房,管理人員就記錄其中文物的出入記錄與整理檔案編號等簡單的工作[2]。而博物館間的互相展覽使文物會輾轉各地,在運輸、展覽、儲存的時候都易對文物造成損害。所以博物館需要根據當下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文物的管理制度,有效的實行管理措施。在庫房管理中,除了專員輪流看管,還需對館內防火防盜進行有效規劃,如監控器和滅火器的數量與安放位置,定時檢查安全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如館內小推車與登高梯等基礎設備是否準備齊全。安防裝置與監控室也需二十四小時開啟,輪班人員隨時監控,出入庫房的工作人員必須記錄在案,可以采取指紋與人臉的識別控制權限,嚴格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出。在文物轉移與運輸中也需要一套安全并具有法律效應的出入庫流程,對館內文物采用磁卡防盜技術進行保護。在完善的文物管理制度與相應的獎懲制度下,保證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各部門相互配合,確保館藏文物的安全性。
2.2 創造良好的文物儲存環境
博物館中大量珍貴館藏文物都置于庫房,為了使文物能長久保存,就必須改善文物儲存環境,用科學有效的保存方法,防止文物受到侵蝕。多數博物館都是在館下一層建設庫房,雖具有安全性,但容易受潮,不利于文物的保存。首先,需要修繕庫房,確保整體防潮效果。其次,文物需按照保存要求來進行分類,相比金屬類文物,絲、紙、木等類文物需要較高的環境要求,在保存時要注意溫度、濕度的控制。再次,要對文物進行分級儲存,對價值高的珍貴文物需單獨儲存,要避免環境的侵蝕。而地下埋藏過久的文物,容易與空氣出現氧化反應,采用現代化設備,監測與調控好庫房中的溫度與濕度等。庫房管理人員需定期查看文物保存情況,防止文物出現氧化脫落、蟲蝕等現象,各方面的保證文物在科學良好的儲存環境中保持價值[3]。
2.3 加強文物安全保護工作
現代人對增強民族歸屬感、自豪感等精神文化的不斷追求,各種博物館參觀人數是連年上漲。但是在現階段存在許多對文物不利的因素,除了盜竊與文物展覽中出現的狀況,還有火災、自然災害等事故的發生。所以管理人員,首先要遵守制度規章,保證管理工作的科學與規范性。其次,參觀前要系統地教育游客,增加公民對文物的安全保護意識,在館內設置注意事項警戒牌,適當增加對文物損壞照價賠償等有效的震懾措施。再次,文物上可添加電子標簽等現代監控技術,一旦文物偏離柜中固定位置,報警器則會立即報警。最后,各博物館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預警機制,做好安全防控措施,增加安全防護的硬件設施方面,提高安保人員的專業素質,定期進行應急能力的培訓,提高突發狀況的防控能力,降低狀況帶來的危害。還有近些年博物館還征集了一些民間文物,有許多殘缺不堪的文物,針對文物的珍貴性,應及時上報于文物局,讓專業人員進行修復,防止文物的繼續損壞。展覽品可以用復制、掃描、多角度的高清照片等,能避免文物的損壞,又發揮出文物的價值。這些方面都加強了文物的安全保護工作,提高了管理的效果。
2.4 利用現代化技術管理與保存文物
博物館可以依靠信息技術對文物進行數字化的錄入,減少管理人員在文物日常登記、統計、檢索與編目等工作時間,如紅外掃描儀、激光錄像顯示技術、微縮照相機等現代科技。各個博物館間加強網絡的鏈接,利用大數據及云儲存等技術把文物管理信息共享到各博物館內部,方便全國的文物普查。采用現代化技術監控庫房的保存環境,確保干燥通風、防霉除塵,達到防蟲防蝕。對館內文物定期檢查,文物出現狀況能采用現代化技術及時修復。爭取相關部門的扶持,延長珍貴文物的保存時間。
2.5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管理人員是博物館所有工作中的執行者,所以要提高管理效果,就需先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在招聘時應注意招收文物管理專業的人才,對專業進行考核,確保工作中的專業性。博物館還應定時對館內人員進行技能培訓,考核與評定中,確保人員的素質提高,對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提高管理質量與效果。
3 結語
在文化強國的戰略要求下,博物館為了讓歷史文物更好地傳承下去,就應當完善好自身的管理制度,積極提高人員的素質,創建良好的文物保存環境,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加強對文物安全的保護,讓我國燦爛的歷史與民族文化傳承不朽?!?/p>
參考文獻
[1]孫麗紅.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性修繕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4):78-79.
[2]段瀾.國家博物館文物館藏檔案管理的特殊意義及文化特點[J].陜西檔案,2016(3):48-49.
[3]趙國興.鄂爾多斯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調查和預防性保護的幾點建議[J].文物世界,2017(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