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可 林 閩 鐘 婷
浙江省嘉興市中醫醫院 浙江 嘉興 314000
嚴重膿毒癥可導致休克,循環衰竭,現代醫學治療主要是在抗感染的基礎上,大量補液及應用血管活性藥物,但極易導致肺水腫、心力衰竭,加重心臟負擔,還容易引起膿毒血癥心肌病等嚴重并發癥[1],而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由于其收縮小動脈及微動脈,很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微循環障礙。本研究觀察獨參湯對膿毒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及血壓的臨床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診治的65例膿毒性休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9.23±11.28歲;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19.21±6.14分。觀察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48.76±12.01歲;APACHEⅡ評分18.96±6.83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進行基礎治療:①按照2012年SSC指南要求液體復蘇、機械通氣和應用血管活性藥物;②積極尋找病因,合理選擇抗生素,針對原發病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減少MODS發生的誘因;③保護肝腎功能,預防應激性潰瘍,改善胃腸功能、減少細菌移位,依據危重病人營養支持指南給予營養支持,監測并控制血糖。觀察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獨參湯(單味人參50g濃煎100ml,頻服,每日1劑)。兩組均治療7天。
1.3 檢測指標:記錄兩組患者入院時APACHEⅡ評分,記錄血壓穩定時間,記錄至血壓穩定時復蘇液體用量,及縮血管藥物用量,于治療前和治療后72h及1周抽取靜脈血檢測降鈣素原(PCT),于治療前和治療后24h、72h抽取動脈血檢測血乳酸。
2.1 兩組患者血壓穩定時間、血管活性藥物用量以及復蘇液體量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穩定時間、血管活性藥物用量以及復蘇液體量比較(±s)

表1 兩組血壓穩定時間、血管活性藥物用量以及復蘇液體量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復蘇液體用量(ml)13265.93±1435.15 10938.87±1208.32*例數32 33血壓穩定時間(h)51.39±19.21 38.16±15.08*縮血管藥物用量(mg)124.61±83.29 78.53±51.76*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24h、72h血乳酸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乳酸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乳酸比較(±s,mmol/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72h 1.33±0.36 1.18±0.29例數32 33治療前3.81±1.18 3.72±1.23治療后24h 2.51±0.73*1.25±0.31*▲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72h、治療1周PCT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CT比較(±s,μg/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CT比較(±s,μg/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治療1周2.85±0.96*1.48±0.72*▲例數32 33治療前28.63±5.11 27.92±5.27治療72h 13.48±5.19*9.52±4.05*▲
嚴重膿毒癥釋放大量的炎癥介質,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繼而引起血容量的相對不足,誘發膿毒性休克。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近年來有研究表明,中醫藥療法在膿毒血癥的治療方面取得了良好療效,如鄭宋明等[2]提出益氣溫陽法對嚴重膿毒癥免疫系統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獨參湯出自《十藥神書》,由單味大劑人參煎湯而成,功能補氣固脫。本研究結果表明,獨參湯治療膿毒性休克,能有效減少縮血管藥物和液體復蘇的用量,穩定血壓,改善膿毒性休克血流動力學,療效優于單用西藥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