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1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溫嶺市中醫院 浙江 溫嶺 317500
矽肺是以因長期吸入游離二氧化硅導致的肺部彌漫性纖維化病變為主的一種全身性疾病。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取得良好療效。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溫嶺市中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矽肺患者50例,均為男性。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年齡51~69歲,平均年齡61.9歲;病程8~20年,平均病程14年;Ⅱ期矽肺11例,Ⅲ期矽肺14例。對照組年齡50~67歲,平均年齡62.5歲;病程6~21年,平均病程13.5年;Ⅱ期矽肺12例,Ⅲ期矽肺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西醫診斷標準參考2015年衛生部發布的GBZ 70-2015《職業性塵肺病的診斷》。中醫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肺腎兩虛的辨證標準。
兩組均依照矽肺常規治療方案進行醫治。對照組使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G1axo 0perations UK Limited生產,吸入藥品注冊證書H290242)吸入,每次250μg,每天早晚各1次吸入;氧療,每日至少10h,氧流量為1~2ml/min;若病情加重隨時住院治療,病情緩解后維持既往方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補腎益肺藥物(黨參、浙貝各20g,仙茅、仙靈脾、葛根、白術、茯苓、防風、桑白皮、前胡、紫菀、冬花、半夏、黃芩、蘇子、丹參、地龍、僵蠶各10g,魚腥草、牡蠣各30g,蟬衣、甘草各6g)。每日1劑。共服3月,每月調整1次處方,基本處方不變。
3.1 觀察指標:①臨床癥狀評分:評估治療前后咳嗽、咯痰、氣促癥狀的變化情況,咳嗽按無、偶爾、經常、劇烈咳嗽進行評估;咯痰按無、0<痰量<15ml/d,15≤痰量<50ml/d,痰量≥50ml/d進行評估;氣促按無、上3層樓梯時氣促、走平路時氣促、輕微活動即氣促進行評估。按照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分別給予0,1,2,3分,癥狀越嚴重,得分越高,3個癥狀得分的總和為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②療效評價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標準。③肺功能評估: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l/FVC)、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l%預計值)。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0%;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1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68%。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
3.3 兩組肺功能評估和臨床癥狀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肺功能評估和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肺功能評估和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臨床癥狀評分5.32±0.46 4.02±0.32*#5.34±0.35 5.12±0.48組別觀察組例數25對照組2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FEV1(L)1.56±0.25 1.81±0.23*#1.55±0.26 1.72±0.34 FEVl/FVC 53.07±6.38 61.39±7.35*#52.98±5.67 55.48±8.05 FEVl%預測值(%)42.39±6.34 60.45±5.98*#42.47±5.94 44.59±4.89
矽肺是現代醫學的病名,與中醫古籍一些醫案記錄的“礦工咳嗽病”“石匠癆病”“金石肺”“挖煤工癆病”較為近似。根據矽肺癥狀,中醫治療大多歸于“肺痿”“咳喘”“胸痛”“胸痹”“虛勞”等范疇。矽肺是由于矽塵從口鼻被吸入肺內,沉積于肺,濁氣壅塞胸中、肺氣不宣、肺絡阻塞,瘀滯凝積成結節,最終因肺葉失津氣之濡養而成肺痿。游離二氧化硅屬金石燥烈之品,郁于肺內可灼液為痰,又可化熱傷陰。矽肺病人一旦發病,病程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因此,癥狀表現無論輕重緩急都有不同程度的虛實夾雜征象。對矽肺緩解期患者來說,應以扶正祛邪為根本,同時益氣健脾來增強抵抗力,活血化瘀、祛痰軟堅來阻斷肺纖維化,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來促進痰液排出。本觀察所用方中,仙茅、仙靈脾、葛根溫補腎陽,升脾胃清氣;黨參、白術、茯苓、防風益氣固表;桑白皮、紫菀、冬花、前胡、浙貝、蘇子、半夏清肺化痰止咳;魚腥草、黃芩清熱瀉火解毒;蟬衣、僵蠶息風解痙,利咽解毒;丹參、牡蠣軟堅散結,且丹參兼能活血化瘀;甘草調和諸藥。眾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益氣固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功。觀察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矽肺效果明顯,其臨床癥狀顯著減少,臨床療效、肺功能明顯改善,值得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