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建
(1.汕頭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廣東 汕頭 515000;2.廣東省汕頭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廣東 汕頭 51500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還影響著國家的穩定和繁榮。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原食藥監部門)(以下簡稱“監管部門”)持續開展了對各類食品的安全監督抽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說,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是食品監管工作的重要措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砝碼,其中的抽樣環節尤顯重要。科學地進行食品抽樣工作能夠更好地實現食品數據的有效獲取,保證后期檢驗結果的真實性、有效性[1],從而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效率。2015年2月1日實施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對食品安全抽樣工作的相關程序和規范性作了嚴格要求;此后,又陸續發布了相應的文件和規定,對該工作做出進一步的完善與補充。本文將分析目前食品安全抽樣環節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期為更好地開展食品安全抽樣工作提供參考。
目前,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各級政府都在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每年各級監管部門都會制定當年的食品安全抽檢計劃。如果沒有成熟的抽檢工作機制作為保障,就會給抽檢工作計劃與任務分配的統籌協調帶來一些困難,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國家、省級、市級乃至區(縣)級監管部門在大致相同的時間點下達抽檢任務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食品抽樣過程中交叉和重復抽樣的現象屢見不鮮。有時,同一食品企業、同一批次的食品在幾日之內可能要同時接受多級監管部門的抽查。另外,各級監管部門所制定的抽檢計劃常有相似或雷同的地方,這不僅造成了人力及檢測資源的浪費,還影響到食品安全監管的效率。
《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抽樣人員可以從食品生產者的成品庫待銷產品中或者從食品經營者倉庫和用于經營的食品中隨機抽取樣品”,也就是說抽樣人員在抽取樣品時應避免按個人主觀意識去抽取樣品。但是,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每年發布的《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中并未對不同場所的不同食品的抽樣方法給予詳細規定,這樣便無法避免抽樣人員在抽樣時更多地憑主觀意識去選取樣品。
食品抽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鑒于食品抽樣工作的重要性和專業性,其對抽樣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抽樣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還要熟悉各類與食品相關的專業知識,如食品分類、執行標準、檢驗指標等。可以說抽樣人員的專業知識是否扎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所抽取食品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目前仍有一些檢驗機構沒有單獨設立專門的食品抽樣隊伍來執行抽樣任務,而且人員并非食品專業或檢驗人員出身,再加上抽樣前的專業培訓不足,導致專業知識普遍較為匱乏。在開展食品抽樣工作時并不能很好地熟悉各類食品的分類及屬性,對抽樣程序也不夠了解,這樣容易導致在樣品的抽取過程中,抽取的樣品不具備代表性,甚至完全不符合要求,最終被當成廢樣處理。抽樣人員專業知識的匱乏將給食品抽樣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降低了抽樣的效率和后期檢驗結果的有效性[2]。
樣品的貯存和運輸是食品安全抽樣工作的重要一環,樣品的貯存是否符合規定、運輸過程是否合理,將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后期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對有特殊貯存和運輸要求的樣品,抽樣人員應當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樣品貯存、運輸過程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和包裝標示的要求,不發生影響檢驗結論的變化。”有些食品如冷凍飲品、水產品、畜肉、自制飲料等,對貯存溫度和濕度都有特定的要求,運輸過程中需要配備相應的控溫、控濕設備,如車載冰箱、冷鏈運輸車等,以保證貯存和運輸過程符合食品的相關要求。現階段,部分檢驗機構在對樣品的貯存和運輸過程中,缺少全程溫度和濕度的監控系統,甚至沒有配備符合要求的設備,這將嚴重影響所抽取樣品的真實性,甚至影響檢驗結果的公正性[3]。
在實際抽樣過程中,有少數被抽樣單位,特別是一些食品“三小”場所,鑒于法律意識淡薄,無法充分理解抽檢的意義,或是對自身食品質量存在不自信等原因,對抽樣有著懼怕心理,從而以各種形式阻擾抽樣進程,存在抵觸情緒。如在生產企業抽樣時,企業以負責人、倉管員不在或聯系不上、停產、產品已售罄等多種借口逃避抽樣;一些微小型餐飲檔口甚至以關門、收檔走人等方式直接逃避抽樣。被抽樣單位的抵觸行為打亂了食品抽樣計劃,給抽樣活動的正常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家、省、市、區(縣)各級監管部門在制定抽檢計劃時應加強溝通,緊密協作、合理分工、各有側重,盡量避免出現同一企業、同一批次的食品被多個監管部門同時抽檢的情況發生,各級、各地區監管部門應統一調度抽檢任務,統一規范程序標準,以形成科學合理的食品抽樣工作機制。另外,各地在保證完成上級抽檢計劃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產業、風俗和消費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本地的抽檢任務,以提高監管覆蓋面,充分發揮監管職能。
抽樣方法對于食品抽樣工作的科學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統一食品抽樣方法勢在必行。建議由國家級監管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食品檢驗機構、權威專家,按照不同抽樣場所及不同食品的特點,秉承科學、公正、合理、高效的精神,共同擬定一套完整的食品抽樣方法,該方法應細化到抽樣前的準備、抽樣部位、抽樣數量、樣本組成、抽樣工具以及對特殊情況下的備用抽樣方式等,從而使各檢驗機構或執法機關在執行抽樣任務時能保持高度的統一性,以達到提高食品抽樣的有效性及食品監管效率。另外,建議食品抽樣方法可在國家發布的《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中有所體現,方便抽樣人員查閱。
食品抽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將直接決定食品抽樣工作的質量。檢驗機構應單獨設立專業的食品抽樣隊伍。在抽樣人員崗位的設置上應首先考察該人員的專業水平,如對食品相關法律法規、食品相關標準的熟悉程度等,另外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工作責任心等也應作為重點考察的范疇。建議把有食品檢驗檢測經歷的人員吸收到抽樣隊伍中來,以提高抽樣隊伍的專業知識水平,起到傳幫帶和互補作用。檢驗機構應經常為抽樣人員開展培訓活動,以適應新發布的食品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在培訓中還應積極總結在抽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議相關部門推行食品抽樣人員從業資格政策,最好能以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評定資格的取得與否,并采用定級制以適用不同級別的食品安全抽樣任務。
有些食品對貯存條件有著特殊的要求,需要保存在一定的溫度或濕度下才能維持其食品的正常屬性,如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冷凍飲品等。抽樣人員在對該類食品抽樣的過程中應該配備符合要求的控溫和控濕設備,如保溫箱、車載冰箱、冷鏈運輸車等,做到樣品貯存和運輸全程都能夠有效地監控溫度及濕度的變化,保證抽取的樣品符合相關規定和包裝標示的要求,以確保后期檢驗結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另外,檢驗機構(抽樣單位)還應把樣品的貯存和運輸要求制度化,寫入質量手冊或規范性文件,以標準化的形式加以實施。
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識,讓廣大的老百姓真正了解到食品安全問題所帶來的嚴重危害及影響,建議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以及微信、微博等新興的傳播方式來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另外,可由監管部門牽頭,聯合權威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和食品專家,以培訓班或講座的形式開展各種食品專業知識培訓,起到提高食品從業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提升食品質量的作用。食品安全共同監督,健康和諧人人受益。無論是監督部門、食品生產經營者,還是廣大的老百姓,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食品安全工作中來,共同筑建食品安全防火墻。而作為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食品生產經營者更應該主動配合監督抽檢,積極查找自身問題,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抽樣環節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將影響檢驗結果的真實性、有效性,給后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帶來一定影響,需引起相關部門和人員的重視。只有不斷完善食品抽樣工作機制,加強抽樣方法研究,提高食品抽樣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規范樣品的貯存和運輸等,才能讓食品安全抽檢成為發現問題食品的有力武器,才能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