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躍進 蔡傳鵬 黃京書 王建國 李朝國
1.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湖北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動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種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64;2.湖北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武漢 430064
“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是為滿足湖北省中小規模蛋雞養殖戶提質增效、綠色生產的需要而集成組裝的一套新型蛋雞生產模式,這一養殖模式對實現湖北省蛋雞產業提檔升級意義重大[1]。目前,“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已作為湖北省農業生產主推技術在全省進行推廣應用。該模式的內涵為:1棟全封閉式雞舍,層疊式籠養蛋雞2萬只以上,采用喂料機、集蛋機、傳送帶清糞機、濕簾風機4機配套進行蛋雞高效健康生產,模式的特點如下。
采用“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進行蛋雞生產,雞舍內生產環境適宜,能確保蛋雞生產的高產、穩產。同時,模式中采用傳送帶干清糞工藝,雞糞日產日清,全程不落地,容易收集,便于銷售,實現雞糞零污染,改變了長期以來雞舍養殖環境難于治理、污染嚴重等問題,雞糞變廢為寶,成為蛋雞提質增效的一條新途徑。
在蛋雞“124”模式下,1棟750 m2的雞舍可飼養蛋雞2萬多只,飼養密度是傳統生產方式的2倍以上。而且,由于采用4機配套進行生產,1個人可輕松管理2萬多只蛋雞,勞動效率較傳統養殖提高2倍左右,人工成本顯著降低。最后,在蛋雞“124”模式下,可完全按照“全進全出”制度進行蛋雞生產,極大降低雞群發病和用藥機率,對保障蛋品質量安全,實現蛋雞產品“無抗”、“無藥殘”生產意義重大。
按照蛋雞“124”養殖模式建設雞舍,1棟蛋雞舍和設備的總投資約80萬元,單只雞投資成本不足40元,加上生產周轉金,1棟雞舍需150萬元左右,投資水平在多數蛋雞養殖戶的承受范圍內,具有推廣的可行性。同時,應用該模式所需雞舍面積小,只平投資優于傳統模式和高密度集約化方式,投資水平適宜,便于進行推廣應用。
蛋雞“124”模式是我國蛋雞由中小規模向高度集約化發展的過渡,符合當前蛋雞生產由小規模向大規模、粗放型經營向規范化生產、生產條件與設施由簡陋向機械化自動化發展的規律。該模式提倡兩段式飼養,有利于蛋雞生產者專心致志地從事蛋雞養殖,對提高蛋雞精細化、專業化生產,推進蛋雞產業之間協同發展,實現合作共贏,提升產業素養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按照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進行蛋雞生產,首先應注意雞舍場址的選擇。除常規的生產要求外,場址選擇應符合政府規劃,避免在政府劃定的禁養區、國家自然保護區、水資源保護區等區域建廠。其次,在雞舍的建設方面,建議單棟雞舍為帶側窗的全封閉雙坡式雞舍,舍長74 m,寬9.5~10.0 m,高3.8~4.0 m(檐高),雞舍一側配儲蛋間等,總面積約為750 m2,舍內可按照3列4層4走道進行布局,前后端預留走道和雞糞傳送設備安裝區域,側墻預留風機、濕簾、側窗等區域。按此標準,1棟雞舍可養殖中型蛋雞約2萬只、養輕型和矮小型蛋雞約2.3萬只、養殖地方特色蛋雞約2.6萬只。建設中應注意雞舍長寬高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但舍長宜控制在100 m以內,寬度控制在13 m以內,建設圖見圖1-4。

圖1 2萬只中型蛋雞舍平面圖

圖2 2萬只中型蛋雞舍設施布局圖

圖3 雞舍前后兩端圖

圖4 雞舍側面圖
為達到最佳生產效果,按照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進行蛋雞生產,應做好以下工作,確保模式生產效果。
1)養殖品種定向。優秀的品種是蛋雞高產穩產的關鍵,也是決定蛋雞養殖效果的根本因素。養殖戶應結合消費市場要求優先選擇高產褐殼、粉殼、白殼、綠殼蛋雞品種,在引進雞苗時,選擇規模大、信譽好、質量可靠的種雞企業,以確保蛋雞質量。
2)養殖規模適中。多位專家[2-4]認為,適度規模養殖將是我國蛋雞養殖的重要方向,適度規模經營也將成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5]。在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中,1棟蛋雞舍的養殖規模為2萬只以上,并不意味著單棟蛋雞養殖數量可以無限擴大。從當前我國中小規模蛋雞養殖戶偏多的生產實際看,單棟2萬~5萬只比較適合當前生產,也在廣大蛋雞養殖戶的承受范圍內,即嚴格按照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的要求進行蛋雞生產,1棟750~800 m2的全封閉式蛋雞舍(長74 m×寬9.5 m×檐高3.8 m),按照3列4層層疊式養殖蛋雞2萬只以上。養殖戶也可以根據需要適當提高蛋雞舍規格,但單棟規模不得多于5萬只。
3)設備配套齊全。要求采用層疊式籠養,生產過程進行喂料機、傳送帶清糞機、濕簾風機、集蛋機4機配套。對于有條件的雞舍還可配備智能化環控設備等。
4)“兩段式”生產,無抗養殖。生產過程嚴格按照“兩段式”生產,即前期集中育雛育成,后期層疊式籠養進行生產;蛋雞產蛋期間使用微生態制劑+中草藥等替代抗生素或化學合成獸藥對產蛋雞進行疾病防控和日常保健,實現蛋雞無抗生產。
5)精細化管理,資源化利用。由于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生產規模較大,對蛋雞生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蛋雞養殖戶在蛋雞生產中嚴格按照生產規范進行蛋雞生產精細化管理,尤其是處理好夏季高溫防暑和冬季通風換氣工作,確保蛋雞生產的高效高產。同時,推薦在傳送帶清糞的基礎上,采用好氧發酵工藝對雞糞進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實現蛋雞生產綠色發展。
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300多家蛋雞養殖戶應用蛋雞“124”模式進行蛋雞生產,共新建蛋雞“124”標準化模式雞舍729棟,改擴建蛋雞舍276棟,共計養殖蛋雞約2 000萬只,初步實現全省蛋雞生產從數量型到質量型的轉變。目前,蛋雞“124”標準化養殖模式正在成為引領湖北蛋雞產業發展的新星,為湖北蛋雞產業生產提供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