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西省于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 鄧小蘭
近年來,江西省于都縣總工會緊緊圍繞縣紡織服裝首位產業主動作為、積極作為,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為重點,在開展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提升職工技術技能素質,培養職工愛崗敬業和發揮勞模引領作用上狠下功夫,打造工會工作新特色新亮點,為推進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肯定和廣大職工群眾的點贊。同時,紡織服裝技能大賽賽出了水平、賽出了特色和品牌,走向了全國,2018年11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鄧小蘭參加了在山東省淄博市召開的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工會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經驗交流會并作了經驗發言。
抓好全縣職工技能競賽活動。2017-2018年,縣總工會與縣主攻工業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縣產業集群辦公室聯合舉辦了兩屆于都縣“中國夢·勞動美”紡織服裝行業技能大賽,兩屆大賽參賽企業共161家,參賽選手 320名,技能競賽調動了廣大職工學好技能、練好本領的積極性,營造了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并做好競賽獲獎者感言調查,榮獲2018年毛織縫盤一等獎的于都迪美針織有限公司職工陳國華說:“一個企業職工技能水平的好與差,只有通過大賽才能體現出來,才能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與別人的差距,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的技術要加強,去努力、去專、去拼、去創、去奮斗,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術技能水平。”
抓好企業技能競賽活動。根據本縣紡織服裝行業實際,廣泛開展以“產品、質量、成本、減排、效益”為主要內容的“八個一”創新立功競賽和開展車間與車間、班組與班組間“比定額先進、比產品質量、比基層管理、比安全文明生產、比團結協作精神”的“五比”競賽活動,激勵了職工學文化、學技術的積極性。 2018年,全縣紡織服裝行業開展勞動競賽企業118家,占企業總數的96.74%,參賽職工11000余人次。
抓好企業職工技能培訓。以工業園區紡織服裝企業為重點,建立了縣總工會干部分片包干、領導干部掛點聯系重點企業工作責任制,每周一次深入企業抓落實,幫助指導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對小微企業縣總工會負責落實教員,經過3年來的狠抓落實,推動了全縣紡織服裝企業職工技術技能培訓廣泛開展。2018年,全縣紡織服裝行業舉辦職工技術技能培訓班的企業115家,培訓職工12000余人次。如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開展的“春蕾、夏陽、秋楓、冬雪”四季常青培訓體系在社會上影響力很大,一大批企業職工技能培訓形成了經常化、制度化、科學化。
抓好聯合辦學。為培養紡織服裝首位產業技術急需人才,縣總工會與縣服裝學校聯合辦學,縣總工會負責培訓學員的輸送、縣服裝學校負責教學,經過兩年來的合作,培養服裝設計師、管理員等各類人才200余人。
舉行大型技術交流活動。2019年4月18日至20日,由縣總工會具體組織實施的,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情系紅色蘇區 助力服裝產業”系列活動在于都舉行,來自16個省市的紡織服裝行業精英匯聚于都,傳授技術絕招絕活,開展深度技術交流,共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為于都縣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人才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抓好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充分發揮勞模先鋒引導作用。以工業園區為重點,創建了全國勞模鐘萬禎,省勞模、全國紡織服裝勞模羅曉茂等3家勞模創新工作室。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羅曉茂勞模創新工作室自創建以來,她帶領創新工作室團隊共培訓職工1600人次,幫助職工提升技術等級680人次,舉辦技術交流活動26次,培養企業技術骨干260余人,榮獲國家專利26項。
做好發掘選樹先進榜樣,營造職工正能量氛圍。2018年該縣開展了“于都十大創業明星”和“十大工匠”網絡投票評選活動,評選出“十大創業明星”10個、“十大工匠”10個,其中紡織服裝行業評選“十大創業明星”5個、“十大工匠”3個,并隆重舉行表彰大會,聯合縣電視臺將“十大創業明星” 和“十大工匠”的先進事跡進行錄制和制作展板,在企業巡回展播,講好職工故事,宣傳最美事跡。2019年于都縣榮獲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1名、贛州市五一勞動獎狀1個、贛州市五一勞動獎章3名、贛州市工人先鋒號2個、贛州十大工匠1名,用正能量鼓舞、激勵職工以先進模范人物為榜樣,愛崗敬業,勤奮勞動筑就夢想。
做好勞模療休養和健康體檢工作,建立健全勞模管理制度。2018年縣總工會組織全縣省市勞模、省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前往井岡山、西安、桂林等地療休養和健康體檢,使勞模感受到黨對勞模的重視和關懷,感受到勞模的光榮和使命感。
做好全縣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征集和表彰工作。縣總工會每年聯合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財政局印發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成果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每年在縣總工會委員(擴大)會議上表彰一批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技術革新成果,激勵全縣職工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018年,全縣紡織服裝行業技術攻關82項,技術改進72項,技術革新186項,職工提合理化建議3698條,采納實施3302條,創新經濟效益6532萬余元,技術創新促進了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做好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的政策落實。對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從創新成果轉化收益中,通過獎金、股權、期權等多種形式給予獎勵,按照政策和各企業、各公司章程該晉升工資及時晉升,該重用的及時提拔。2018年,于都縣68名獲縣技術革新先進個人,提拔為車間主任的50名,提拔為副廠長的18名,政策落實進一步調動職工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做好職工技術評定和創新人才工作生活的服務工作。為留住人才,縣總工會與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每年對企業職工進行一次技術評定,使職工的技術技能充分得到了認可,促進了職工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向上,爭創為一流業績精神。為使企業科研人員安心、放心、舒心工作,縣總工會聯合縣自然資源局幫助企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落實縣政府廉租房和給予工作生活上的幫助,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鼓勵企業做好技術人才工作生活服務工作,如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專門為有技術創新成果人員建筑了一棟二間一廳、三間一廳住房,極大地調動職工技術創新的積極性,營造了全員創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