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錄全
摘 要: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教學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活動。教育的目的在于學生通過教育能夠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而不是僅僅應對考試,越來越成為教育界的共識。歷史學科是一門使人智慧的學科,并且與我們生活的實際有著淵源關系。對于歷史課堂而言,學生自主探究知識比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效果還好,因為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知識,可以找到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不足,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水平會更加的完善。
關鍵詞:合理分組;明確目標;準確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順應了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能夠全方面促進學生發展,它能夠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越來越重視。但是,現在很多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的合作學習存在低效化的現象。合作學習情境、合作學習形式、合作學習拓展是合作學習重要的構成元素,只有抓住其中的關鍵點,才能讓初中生的歷史合作學習更高效。
一、確立學生合作學習的主體地位
歷史學習的合作意識是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環節,調動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合作學習意識就是要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讓學生共同參與交流,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學習中無論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渴望自己能夠獲得成功,都期待自己的行為得到別人的認可,得到表揚。在受表揚之后,他們探求新知、渴望展示的欲望更加強烈,內在潛能就得以充分挖掘。
二、合理分組,明確分工
采用互助合作教學模式進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應進行合理的分組,一般情況下以四到六名同學為一個學習小組。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而且能夠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的才能和智慧,并且有助于教師進行課堂的調控,確保學生互助模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在進行分組時應堅持“組內異質、組內同質、優勢互補”的分組原則,進而實現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應選擇一名合適的小組長,其主要目的是讓小組長來負責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任務的分配,并且由小組長來組織組員進行學習和交流,并合作完成各項任務。由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記錄和整理工作,定期將討論過程中的觀點和意見進行匯總并向老師和同學們進行匯報。
三、明確目標,精確問題
為確保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采用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應明確目標,精確問題。也就是說應將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當中所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明確。通過制定明確的目標并進行貫徹落實,方可有效提高互助合作教學模式的實際實際效果。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當中應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并合理把握難易程度,在提問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問題的開放性和價值性,進而實現對三維目標的培養。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反饋,彰顯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教師應善于捕捉現狀信息,靈活駕馭課堂,積極調整和優化教學策略。比如在進行臺灣問題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就應該結合當代的兩岸關系這一熱點話題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如就“臺灣同胞我想對你說”這個話題開展交流與討論,進而有效激發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學習熱情,并且都能夠參與到討論過程中。之后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來進行小組觀點的闡述。如闡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以及祖國母親盼望著臺灣同胞回歸母親的懷抱這一論點。通過分組討論環節來加深學生對臺灣問題的認識并且有助于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
四、結合教學實踐做好設計
在歷史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教學設計給予足夠重視,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這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一項策略。通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教學設計的完整性。歷史是一門具有完整脈絡和體系的學科,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考慮教學思路的清晰。
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聯動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聯動效應的有效發揮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對整個歷史教學課堂的氣氛起到保障作用。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中,應通過設置歷史知識的話題,先讓學生展開小組內討論,然后讓學生進行組和組之間的討論,增加每個單元小組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聯動性。例如,教師在進行三國歷史的教學時,設置問題:“為什么曹操在歷史中被評價為梟雄?”讓每個小組內部之間、組和組之間進行討論,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的聯動性得到有效發揮。
六、充分發揮好小組合作形式的作用
在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組以后,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充分發揮好小組合作形式的重要作用。教師應該統一分配任務給各個小組,各個小組應該在組長的帶領下,組內各成員團結一心,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組內各成員之間要相互配合,化解分歧,相互學習對方身上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進而獲得全面發展。再有就是小組與小組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小組內各成員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小組的榮譽而不斷努力、奮斗。小組外各成員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小組意識,要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七、準確評價,小組合作探究的不竭動力
評價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導向作用,還有著激勵作用。《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歷史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全程評價。鑒于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效進行評價的時候,不僅要采取各種各樣有效的評價方法,還要關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以及結果。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實際,采取各種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進一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梅蘭.淺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40.
[2]趙春林.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才智,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