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隨著《綱要》精神不斷地貫徹落實,以整合教育為基本模式的課程已經逐漸形成,諸多幼兒園以主題為導向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將五大領域的教育要素滲透其中。
2012年《指南》頒布,以指導性的文件再一次強調:“學前教育以促進幼兒各方面協調發展為核心,要充分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的”教育理念。
我園遵循先進的教育理念,把保教質量作為幼兒園長遠發展的立足之本,樹立了“探索發現學習”的教學精神,以從幼兒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入手為準繩,以活動的內容源于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為依據,以南師大出版社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為藍本,融合五大領域來開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歷經多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集體、區域、戶外、生活”的“四位一體”主題課程的教學模式,整合多途徑的學習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并形成的園本生成活動,努力架構幼兒教育知識體系與實踐情感體驗有機聯系的教育形式。
一、堅持園本研討,構建教學主題實施脈絡
高度重視研討的力量,堅持全面規劃、深入研討的原則,以“生長樹”為導向實施全體教師參與的主題教學集體研討。
以年級組為單位,每月總體上開展不少于兩次的研討活動,采取主持人輪換方式,不斷激發教師的參與力度與深度。教師們從幼兒興趣需要出發,根據主題活動實施目標和實施情況,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事前初步設計主題教學思路與想法。在研討中,教師們在綜合考慮有關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知領域的均衡性、幼兒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幼兒參與過程中的互動性基礎上,以創新的思維碰撞想法、梳理思路、確立內容,構建當月主題教學脈絡。
二、打造主題環境,營造互動氛圍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進行的,我園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突出主題教育理念,通過主題環境的創設和利用,營造濃厚的互動氛圍,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1.創設與主題內容匹配的環境
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在主題課程實施過程中,緊跟先進的教育理念,引導教師樹立環境創設具有全局構思的觀念,統籌協調、合理規劃,利用環境資源,實現教育目標,打造“年級思路一致、班級各具特色”的環創模式。各班根據主題內容主要采用“主題墻+區域環境+外展示墻”的形式全方位地進行創設,不僅充分體現當月主題的鮮明特征,更讓家長和幼兒一目了然知曉主題內容。
同時,注重幼兒主動參與與發展,強調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借助物體或變換作品形狀等多種形式以幼兒作品裝飾走廊,如粘貼在主題底板、夾在彩色吊繩上進行懸置或者把作品卷成卷筒狀等,達到了整體裝飾效果,有效營造了主題教學的環境氛圍。
2.注重收集與主題教學相符的材料
在主題教育過程中,材料的收集與投放顯得尤為重要。我園將教育目標與材料有機融合起來,充分發揮材料的教育潛能,讓材料真正為主題課程而服務。根據主題活動的目標和內容,在集教、區域、戶外、生活等諸多方面,為幼兒、教師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學習與教育材料,最終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3.建立長效化主題環境評比機制
自開展主題教學以來,就把主題環境創設“走動式”評比作為一項長效化機制落實開展,每月月初組織全體班長對各班主題墻面、幼兒作品、區角建設等諸多方面進行評比,通過參觀學習、交流經驗,達到了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的效果,為更好地實施主題課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三、創設情境區域,促進幼兒自主學習
在《指南》的學習與領會下,聚焦幼兒自主探索,關注區域與主題的有機關聯,結合主題創設情境化的區域活動,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進行個別化的學習活動,在新舊經驗的反復、雙向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充實、豐富、建構、發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每月伴隨著主題的變化,在選擇材料的目的性、幼兒興趣的持久性、操作形式的多樣化上組織教師開展研討,以教研形式確定區域活動的設置、材料投放的形式、內容并及時更換。
四、開展主題戶外,達到寓教于樂
倡導“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理念,把寓教于樂的觀念貫穿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充分尊重幼兒享有戶外活動的權利,結合主題課程,精心設計、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戶外活動,讓幼兒在快樂游戲中進一步鞏固所學到的知識,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在愉悅的氛圍中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幼兒全心身發展。
五、形成園本生成活動,架構立體式人生體驗
通過“探索性主題課程”的組織與實施使幼兒在豐富的主題教學活動中去感受、體會,隨著主題課程實施逐年深化,我園更加注重幼兒現實的生活體驗以及豐富的情感需求,強調把幼兒實踐能力作為幼兒教育活動落腳點,創新性拓展了主題課程內容,將主題課程與中國傳統節日相結合,同時打破固有主題課程的年齡限制,形成了“系列”的園本生成活動,組織進行了參觀展覽、展示評優、親子互動、主題報告、參與體驗等豐富多彩的主題延伸活動,成為園所在主題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大亮點,幫助幼兒形成立體式的人生體驗。
總之,在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凸現教師和幼兒“自主、自信”的主體精神,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從興趣和需要出發,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在主題開發與設計時要考慮全局,與學校各類特色活動有機結合,從而保障主題活動實施的有效性,避免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在資源運用上,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及社會的資源,發揮“三位一體”教育合力的作用。這樣才能建構和諧的幼兒園課程、整合幼兒園課程資源、建立平等的師生對話關系、形成動態發展的課程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