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仕桃
摘 要:習慣是人生最好的導師,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目前幼兒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個時期的教育工作是基礎性的教育,孩子們隨時會出現各種狀況,很難組織。作為一線的幼兒教師應不斷地為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多做研究,來加強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然而,對幼兒的習慣培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來完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關鍵詞:幼兒教育;習慣培養;策略和方法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幼兒時期是養成教育關鍵時期。
一、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1)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愛學習,對學習比較有濃厚的興趣,寫字要一筆一劃工整進行書寫,握筆姿勢要正確、看書的時候書本與眼睛的距離不能離得太近,愛護公共財物,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小動物等。
(2)在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時,教師應營造一個良好地學習環境,讓幼兒去多接觸周圍環境,學會觀察生活。良好的環境能塑造一個人的優秀品質。因此,在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地利用其身邊的資源,利用教學中的工具以及環境來做輔助性的教學,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來聯系生活實際,進行一些情境化的講解,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感到枯燥乏味。同時,也可以經常組織一些課外的活動,帶孩子去校外游玩,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生命的氣息以及自然界生命變化的特征。充分激發孩子的思維想象力,讓孩子們切身的去感受自然界一切的神奇,培養他們學會關注生活、學會用心感受生活能力習慣。
(3)在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思想活動的不同,對事物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靈活性的選擇教學內容的深淺,通過多種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習慣。
(4)為孩子創造不同的學習情景,積極踴躍的參與組織的各項活動,體會活動當中的快樂。在學習興趣的培養過程中,人們一直認為興趣是在生活中慢慢產生的,其實,有時候卻不是這樣的,也許一次偶然的成功給他們自身帶來了某種快樂與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了自身某種價值的所在,從而產生對某種事物的濃厚興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學會創造情景,多提供一些讓孩子學習、鍛煉的機會,引導孩子去多學、多聽、多感受的學習習慣。
二、正面鼓勵,耐心引導,讓幼兒改變
班級中沒有養成良好常規習慣的幼兒不僅讓人格外費心,而且還會對其它幼兒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他們經常犯錯,挨批評次數多,但我感到,對這部分幼兒過多地用批評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辦法是運用正面鼓勵,積極引導,在幼兒良好行為出現時及時表揚。前一階段,男孩站隊時特別亂,愛吵鬧。但有一次,我讓全體幼兒在門口站隊,發現明明很自覺地站好,動作迅速。我馬上表揚了他,其它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學習。那天早操明明做操站隊都非常棒,我又表揚了他。及時地對幼兒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會使幼兒產生更加要好好表現的欲望,也就是產生了“良性循環”的效應。我認為對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兒,要更加耐心,不斷用語言強化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善于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鼓勵,多用正面強化。從某一“閃光點”的行為出現,帶動整體行為的改善。
三、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默契配合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只靠教師的教育是不科學的,家長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只有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默契協作才能達到養成良好習慣的最終目的。使孩子的成長得到全面性的發展。在此過程當中,家長應該時刻對還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與生活情況多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在校期間,孩子的各方面情況教師應隨時向家長反映,以便更好的幫助和引導家長解決孩子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好的方面應多加進行贊揚,不好的方面應及時督促孩子并加以改正。使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的成長、不斷地完善。良好的習慣能使人獲得成功。一個人在生活的各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就像是獲得了成功的通行證。因為在良好的習慣帶動下,我們能夠準確地把握前進的方向,讓自己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四、教師要為幼兒樹立好榜樣
榜樣象一面鏡子,一盞明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幼兒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模仿力強,可朔性大,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為幼兒學生提供精神食糧來滿足他們尋求“心目中的偶像”這種心理需求。一是以師為表,動之以情。由于幼兒模仿力強,思維具體形象,因而老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師表,表里如一,成為幼兒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老師也要按照要求做,給幼兒做好榜樣。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里盡量小聲說話,輕輕走路等等。讓幼兒知道好習慣是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體生活中,同伴群體也為幼兒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對象,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它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幼兒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馬上就會改正。
五、總結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培養。教師只有通過在生活中不斷的尋求新的教學經驗,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學模式。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從他律到自律,使常規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淺談大班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
[2]培養幼兒學習習慣之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3(8).
[3]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談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