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探究小學語文習作評價的有效策略,是習作教學的重要的事。從四個方面論述有效習作評價的對策:一、 培養習作評價能力的重要性;二、 評價量表的運用,直達習作目標;三、 習作評改方法和課堂步驟;四、訓練學生列提綱,明確習作目標。下面結合教學實例具體談談。
關鍵詞:習作目標;習作評價;評價量表;列提綱
一、 培養學生習作評價能力的重要性
對照習作目標,當前習作評價中存在的現象:老師怕改,學生不會改,學生無視老師的改。可見,老師和學生要學會評改。葉圣陶說:“作文教學要著力于培養學生評改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在習作教學中有了培養學生習作評價評改的意識。舉例:習作《寫一個有特長的人》滲透習作評價教學片段:1. 師:如何修改文章?順口溜。生:做衣服,要剪裁,文章也需百回改;看一看,讀一讀,改字修詞補缺漏;想一想,畫一畫,精彩語言別錯過;自批互改相借鑒,改完別忘讀幾遍。師:現在請你們自改、互改,不斷完善自己的習作。2. 評改習作。3. 生上臺,展示習作。師:老師從你的習作中看到了兩種不同的筆跡。瞧,這黑色筆跡是你自己修改的嗎?那藍色筆跡就是你的“小老師”修改的。現在,請你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習作。全班同學都來當“小老師”吧。
二、 評價量表的運用,直達習作目標
運用評價量表的好處有很多:評價量表使學生評有所依。評價量表讓學生清楚自己優缺點,有的放矢地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樣就充分發揮了評價的診斷、促進的功能,使評價的過程與“教”和“學”融為一體。評價量表評價的過程成學生互相學習和改進的過程,學生在評價中學到習作方法,提高了習作能力。評價量表應有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等。
課堂集中評價注意什么?在作文講評課上通過展示臺投影,老師集中點評時,選擇典型習作,請作者朗讀,其他同學根據評價量表進行點評。此時,評價量表又成了點評的依據,提高了點評的質量。集體評價時,大家暢所欲言,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學生個體觀點發生碰撞,教師相機穿插點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智慧得到整合,彼此啟發,互相傾聽,在思考中評價,在評價中感悟寫法,對本次習作的要求更加清楚明了。在此基礎上,學生對照習作評價量表和教師評語,有的放矢地重新修改自己的習作,習作質量就有了明顯的提高。
評價量表根據每次習作要求制定,細化分類。在“習作要求”出來時,跟學生一起制定,老師在備課時就要設計評價量表,做到心中有數。
三、 習作評改方法和課堂步驟
學生習作中掌握評改方法。學生評改三步曲:一讀讀,二看看,三補補。讀讀:改錯誤的字詞和病句以及標點和分段。看看:對照評價量表,看看漏掉哪個部分。補補:補充句子、好詞好句,用上恰當的修辭,提出困惑。
課堂評改五步驟,學生評改的有效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教給學生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及時總結出評改的方法。教師課堂教學評改五步驟:1. 出示評價量表。課始明確批改標準。2. 示范。師生選中等程度作文2篇,共同依表(黑板上掛出或媒體投出;學生每人有表,或貼在語文課本上、文具盒中)逐項評析,計算得分。為學生亮出批改樣板,指明批改路線。3. 分發。從不同角度按一定方式分發作文。(1)中等媒介式。作文中等水平的評批上等的或下等的,上等的、下等的分別評批中等的;(2)男女生互換式;(3)前后桌討論式;(4)小組對抗式;(5)同等互換式;(6)平行班互換式等。4. 互批。要求學生讀文兩遍,勾畫出優秀或欠妥的地方,再依表寫出所寫優點多于缺點。5.反饋。評批完作文交給作者,作者如同意則進行修改;如不同意,還允許爭論,爭執不下就請同學、老師幫助解決。
四、 訓練學生列提綱,明確習作目標
列提綱是習作教學實用招。什么是習作提綱?為什么想要訓練學生列提綱?定位不同年級列提綱的訓練點?列提綱的訓練,可以在平時閱讀教學中,可以在習作教學中訓練,也可以專項訓練。
作文提綱,它是構思、布置篇章的具體的外在表現形式。常用的“五段式”的提綱,我們可以形象地稱美文為“鳳頭、豬肚、豹尾”。其中中心部分要求豐富具體充實如同“豬肚”,在中心部分的環節設置必須盡可能從三個情節展開,一波三折,學生才能圍繞一個中心意思寫具體。
為什么要訓練列提綱?1. 避免離題,重寫會打擊寫作興趣;2. 訓練圍繞一個意思來寫,把一件事寫具體;3. 便于平時單元測試中落實作文考試。教師從一篇提綱就能大體知道學生這篇文章是否會取材,會構思,會立意。每個單元測試卷中,學生在15分鐘內根據習作要求列個提綱,了解學生作文水平。總之,評價習作提綱,能夠很好地訓練學生整體把握能力。
列提綱的訓練:可以在平時閱讀教學中訓練,也可以在習作教學中。重點說說“專項訓練”。舉例:這是一位同學的作文提綱,根據你所掌握的編寫提綱的知識,幫他修改一下。題目:我的爸爸。中心:用三件事說明爸爸是個珍惜時間、酷愛學習的人。段落安排:第一段寫我敬重爸爸,因為爸爸是個珍惜時間、酷愛學習的人(略寫)。第二段寫爸爸珍惜時間、酷愛學習的事例(分三層詳寫)。第①層爸爸很會利用時間——在一段時間內完成了看書、燒開水等(詳寫,以描寫親眼見到的動作、神態為主)。第②層寫爸爸每天堅持晨練(詳寫,突出語言、動作描寫)。第③層寫爸爸教育我從小要認真讀書(略寫,以描寫語言、神態為主)。第三段寫進一步抒發我對爸爸的敬重(略寫)。
總之,習作評改應該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特別是從作文教學有關的書中獲得評改的啟示。如:山姆史沃普《我是一支愛寫作的鉛筆》,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生活面,與學生同行。據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或自己的特長制定作文教學課題或專題,加強針對性的學習實踐與研究總結。
參考文獻:
[1]余文森等.可以這樣教作文[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2]胡小麗.基于人教版教材習作目標的序列設計[J].2014(01).
[3]吳立崗.小學作文教學論[J].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4]黃國才.語文課——用心做語文的事[J].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
作者簡介:
王麗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