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嘉應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514015)
學校音樂中,高校音樂學專業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音樂教育的高級階段,是我國音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1而其中對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教學的研究是提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藝術素質,增強藝術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音樂人才的重要內容,對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教學是對音樂學專業教學的個性化提升。音樂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文化科目,它十分注重個性化的培養。它是集樂感、節奏、藝術靈感等于一體的,有著自我獨特風格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音樂體驗,對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的教學可以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自我的樂感和對音樂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學專業的興趣與個性化體驗,從而促進音樂學專業教學效率的提高。
高校的音樂學專業教學不同于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它已經逐步趨向于專業性、職業化,它是作為培養專業音樂人才所開設的學科。專業的音樂人才需要有著很強的音樂藝術能力和音樂創作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音樂學專業的教學要有相當的深度與廣度。為此,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是以加深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深度與廣度為目的,以培養音樂專業人才為目標的教學實踐活動。
目前我國的高校音樂學專業仍然局限于課堂,缺乏藝術實踐教學。大多數高校音樂教學多是以傳統的課堂書本知識教學為主,學生進行機械的音樂知識學習,與音樂藝術實踐相脫節。教學仍然以傳統的音樂授課為目的,沒有認識到高校音樂學專業的重要性,沒有將高校音樂學專業作為培養專業音樂人才的基礎性科目,知識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根本目標不明確,造成了當下我國一些專業局限于課堂音樂知識教學,沒有聯系實踐,沒有將音樂與實踐相結合。2
其次,我國當下的音樂學教學對音樂的藝術性認識不足,教學內容多是停留在音樂知識講解上,須知,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是以培養專業音樂人才為根本任務,需要學生對音樂有著更加深刻的自身體會,對音樂的樂感、節奏、藝術性有著較高的要求,而這正是當下音樂教學所缺乏的。
當下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師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在職音樂教師,一類是應聘音樂教學。許多在職音樂教師多是以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雖然音樂的基礎教學水平合格,但是對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認識不足,致使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只知道一味的教授音樂知識,脫離藝術實踐教學,盲目教授,使得音樂學專業教學已不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對音樂人才培養的需求。另一類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教師是社會外聘人員,他們雖然多為畢業于師范院校,有著相關音樂知識,但是對于教授當下高校的音樂學專業,仍顯不足。自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對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強調高校音樂學專業聯系實踐,注重學生音樂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些外聘教師許多沒有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教學的概念,致使音樂學專業教學停滯不前。有的高校對外聘教師的考核機制不嚴格,造成了外聘教學人員素質參差不一,為教學效果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由于不同的高校對藝術實踐課程有著不同的了解,致使當下許多高校的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課程均不盡相同。致使目前我國一些開設了藝術實踐教學課程的高校課程內容安排不科學。如較為常見的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課程舞臺音樂表演,雖然音樂學專業的舞臺音樂表演是對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很好的鍛煉,但是許多音樂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獲得參加音樂舞臺表演的機會,而那些音樂素質高的學生則占據了大量的舞臺表演時間,致使水平差的學生水平更加難以跟上先進的同學,而先進的同學則更加的優秀,致使兩極分化嚴重。
其次,許多開設了音樂舞臺表演的高校在課程的安排上也不合理,那些音樂基礎差的學生非但沒能參加舞臺表演,提升自身的藝術實踐能力,而且還因為參加藝術實踐課程而占用了原本的課堂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從而耽誤了課堂基礎音樂知識的鞏固和提高,造成了音樂基礎知識和藝術實踐能力兩方面的缺失,事倍功半。3
最后許多教師因為開始了藝術實踐課程而形成本位主義,認為自己的教學任務中無需向學生教授有關音樂藝術實踐的知識,諸如鋼琴教師在鋼琴演奏樂感的知識點培養上容易造成疏忽,聲樂老師只注重學生的發生、演唱,而對學生進行音樂錄制、舞臺表演時所出現的臨場反應、舞臺樂感、表演張力都沒有進行思考,致使音樂教學出現缺漏,不利于學生音樂知識的全面學習與提高。
針對當下我國高校音樂學專業教學的不足,各大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并且結合當地社會環境,適時增強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增強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對改變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有著極大的幫助,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它突破了傳統的課堂限制,將音樂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得高校的音樂學專業教學更加貼合專業的音樂實踐活動,也提高了高校專業音樂人才的培養能力。增強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活動,對學生日后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和升學就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是高校音樂學專業接軌升學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
面對當下我國高校音樂學專業教師隊伍水平不一,素質不足的情況,改革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規范教師隊伍,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培訓和建設,從而切實提高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的教學水平。首先,我們要針對高校教授隊伍的成分構成,嚴格把控高校外聘教師人員的應聘標準,確保外聘人員的素質水平不但可以勝任日常的教學任務,還能夠緊跟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潮流,積極應用諸如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從而在師資上給予教學保障。其次,我們要嚴格審查教師隊伍,把那些濫竽充數、不符合教育資質的教師剔除出教師隊伍中,凈化音樂教學環境。再次,我們要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各大高校要根據當前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與學生升學就業的需要,并結合教育改革的思想目標,切實制定出香港的培訓考核大綱,形成日常的在職音樂教師培訓機制,從而提高音樂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使得音樂學專業真正達到教育育人的目的。4
針對部分高校所開設的音樂藝術實踐教學課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高校乃至相關部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有關音樂藝術實踐課程的內容及排課機制,促進音樂藝術實踐課程的合理、健康發展。高校要根據不同學生對音樂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開始藝術實踐的個性化輔導,為后進的同學查缺補漏,為先進的同學加深提高,從而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高校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藝術實踐教學課程,有的放矢,避免出現因為音樂實踐課程而耽誤日常的音樂基礎知識的課堂教學。最后高校要著重加強教師對藝術實踐課程的認知和學習,使教師將傳統的教學工作與藝術實踐相結合,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我國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課程的開設與實施是近些年才真正展開的,它雖然為我國音樂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各大高校對其認識不深,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機制,致使我國的高校音樂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故而研究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意藝術實踐教學對深化我國教育改革,促進我國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注釋:
1.聶衛華.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2):47-49.
2.王博.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6):151-153.
3.李飛.高師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創新[J]. 黃河之聲,2017(23) :75.
4.鄒琳琳.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4(27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