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比德思想與圓明園造園藝術

2019-01-27 11:31:55李營營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100084
大眾文藝 2019年14期
關鍵詞:景觀

李營營 (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 100084)

一、“比德”思想的文化內涵及主要表現形式

在中國傳統審美文化視域下,很多自然物象被予以道德化審視,其色彩、線條、形狀等屬性往往被作為品德或精神美的象征而存在,比如松柏被視作堅強、剛毅的象征,蓮花稱為潔身自好的君子之品,玉石則讓人聯想到君子的溫潤謙和。在主體審美意識中,自然物象本身的自然美往往不占主要地位,“構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們想起人來(或是預示人格)的東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為人的一種暗示才有美的意義。”1換句話說,自然物無所謂美丑,自然物的美更多源于其自然屬性對人性之善的契合,從這個意義上講,自然物之美是美與善相統一的美。這種以自然物象之“物性”(自然屬性)比稱審美主體之“人情”(道德情感)的思想方式稱為“比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比德傳統源于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觀。古人認為,自然萬物是有靈性的且,且具有人的性情、品德,天是至高無上處于操控位置的存在(“命名在天,照臨下土”《詩經·小明》),作為萬物靈長的人可以靠 “德”通天并與自然萬物發生聯系,“德”也就成為溝通起自然物象與人的價值理性的不二橋梁。另外,古人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語,意謂語言在表達上往往不能夠窮盡主體內在的思想與情感,于是采用“立象以盡意”的辦法來彌補語言表現上的這種不足,如莊子的秋水、屈原的香草美人、周敦頤的蓮花……,在這種立象達意中,道德情感的表達尤為普遍和常見。在種種比德實踐中,儒家所倡導的人格理想(君子之德)往往通過自然物被表征出來,所以“比德”也稱“君子比德”。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君子比德思想源于孔子。孔子認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山的巍峨闊厚與巋然不動與君子“仁”性品質相似,水的赴百仞之谷不疑等特征象征著君子所具有的仁、義、理、智、信等品德,于是以山水來比稱君子之德。

除山、水外,玉也經常被用來指稱君子之德。《禮記》有言,“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墜),禮也;叩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禮記·聘義》)在玉與道德的比照中,美轉化為善,玉因此具有了超越自身自然品質的道德涵義而成為理想人格的化身。在這種比德思想的影響下,佩玉與自我修身聯系起來,在佩戴過程中要做到時時以玉的品質規范約束自己。

另外,梅、蘭、竹、菊、蓮、松等植物花卉同樣是用來比稱道德的重要對象,道德化視角審視下它們被賦予了人性品格,從而“蓮”成為高潔品質的代名詞(“蓮,花之君子者也”),“松柏”(“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成為堅貞不屈的人格寫照,“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對應于淡泊名利、安于恬淡的人生態度。透過這些自然物象,文人世子們得以托物言志,表達著自己對理想人格的向往與追求。

二、比德天地

中國自古講究天、地、人三者間的和諧,這種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觀啟示我們于藝術中追求至善、至美之境,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圓明園的建造將天、地、人三者的和諧統一作為一種自覺的意識和理想境界。具體而言,圓明園的比德天地觀主要表現在兩點:一象天法地,借助堪輿學依據追求“人與天地參”的天人合一狀態;二移天縮地,將天地蒼穹、日月山川、花草樹木等都集中于園林之中,追求“萬物皆備于我”的審美意境。

(一)象天法地

圓明園選址北京西北郊海淀一帶,自古這里就是北京上風上水之寶地,由于地處永定河沖積洪積扇邊緣的泉水溢出地帶,地下水源豐沛,泉水自流涌出地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塘池。所以,這里氣候條件較為宜人。重要的是,圓明園自選址始就充分考量地塊的風水情況,以堪輿學為依據象天而法地。《圓明園記》有言,“林泉清淑,陂淀渟鴻,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構結亭榭,取天然之趣,省工役之煩”2其中的相度地宜就是堪輿風水之意。

雍正二年,圓明園開始全面擴建,風水師對圓明園內外的風水查覽一遍后向雍正帝上了一份奏折《山東德平縣知縣張鐘子等查看圓明園風水啟》,開篇這樣寫道,“圓明園內外俱查清楚,外邊來龍甚旺,內邊山水按九州爻象、按九宮處處合法……”3園外(山體)龍脈自大西山、小西山始,經望兒山一路蜿蜒下來到達圓明園地勢最高峰紫碧山房。大小西山屬于太行山余脈,北部的軍都山屬于燕山山脈,二者同屬于昆侖山系,兩山交匯處形成了“龍脈入首”位置。中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起西北昆侖山而水注東南,圓明園依照中國地勢版圖順勢而建,山起西北紫碧山房,水入東南福海,龍脈由此得以依次展開。

園內爻象按照九宮布列,其中皇極居中,八方朝拱之。正殿(九州清晏)居中央(周圍八方拱之);正北立自鳴鐘樓(對應一白水星);西北乾地建佛樓(對應六白金星);東北墾方建臺榭樓閣(對應八白土星);正南九紫建宮門,第一層宮門系延年金星,第二層宮門系六煞水星,大殿系貪狼吉星,西南坤位建多房(對應土星),東南巽地勢文章之府(文源閣),正東震方建田疇稻田。對應五行之勢,圓明園內形成了祭祖禮佛、觀稼驗農、燕寢游憩、理政辦公和游賞觀景五大園林功能區。

圓明園按照九宮爻象所進行的象天法地建園活動,從根本上講,還只是對天體運行秩序的一種簡單模擬與重現,主體對于天地自然的態度尚屬于一種被動的審美接受狀態。建園者通過與天地自然秩序、萬物法則的統一,試圖實現天、地、人三者間的和諧。

為參天地而化育,體現“萬物皆備于我”的審美主動性,雍正、乾隆等皇帝在圓明園還移植、復建了大量園林景觀,比如仿西湖景觀、仿以噴泉為主題的西洋景觀、仿江南園林景觀。此外,還將地上天國、人間仙境等移植進圓明園,比如日天琳宇,蓬島瑤臺、方壺勝境、月地云居等。下面,我們以幾處園林景觀為例予以說明。

(二)移天縮地

1.對西湖十景的仿建

西湖美景進駐圓明園,始于雍正時期,到乾隆時引進力度加大,這與乾隆帝南巡不無關系,沒遇到心儀的景觀,乾隆帝便會命宮廷畫師摹寫圖樣以備日后復建。對于西湖美景,乾隆帝曾不止一次表露過自己的欣賞之情,御制詩中寫道,“十景西湖名早傳,御園柳浪亦稱旃。栗留幾囀無端聽,訝似清波門那邊。”4

圓明園對西湖十景的仿建程度各不相同,有的仿建了完整的建筑群,比如平湖秋月、曲院風荷,有的只是仿建了西湖景觀中的其中一座建筑,比如“蘇堤春曉”、“南屏晚鐘”、“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這幾處景觀臨摹景觀意境,由此可以欣賞到相似的西湖美景。比如雷峰夕照建在福海東岸,夕陽西下,勝似西湖美景。有的則僅有一座石牌坊,如柳浪聞鶯、雙峰插云、斷橋殘雪。

2.對江南園林的仿建

除對西湖美景的仿建外,圓明園還對江南著名園林進行仿建,蘇州獅子林、揚州瘦西湖旁“趣園”以及南京中山王徐達“瞻園”都相繼來到圓明園。

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歸來后,圓明園開始大規模興建江南園林景觀,獅子林即是其中工程之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長春園獅子林基本建成,包括獅子林、虹橋、探真書屋、云林石室、畫舫等共計16景。

揚州趣園,位于城外西北瘦西湖東岸,原為鹽商黃氏的私園。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南巡揚州,暢游瘦西湖,賜名“趣園”。整個趣園倚靠在瘦西湖的東岸,東部以臨水樓閣為主體,西部借景于四橋、白塔等瘦西湖景觀。仿造趣園而建的鑒園,位于長春園東南,倚長春園東墻而建,西南與如園隔橋相接。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它建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主要建筑有漱瓊齋、開益軒、師善堂、芳暉樓、綠凈榭等。

如園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基本建成,仿自江寧(今南京)瞻園,是明代中山王徐達的西花園。嘉慶十六年,進行過大規模重修。重修后的園林建筑包括延清堂、含碧樓、芝蘭室、挹霞亭、靜怡齋、錦縠洲、觀豐榭、聽泉榭、引勝齋和新賞室、翠微亭、搴芳書屋、云蘿山館、清瑤榭、擷秀亭、香林精舍、可月亭等。

3.對仙宮樂園的仿建

圓明園不僅對現實世界中的天地景觀予以仿建,對代表著“理想國”、“天堂樂園”的神仙境界也予以呈現。比如代表道家神仙境界的蓬島瑤臺、方壺勝境、別有洞天,代表佛家極樂天國的月地云居、日天琳宇、慈云普護,另外圓明園里還建有世外桃源(武陵春色),營造出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第一類是對神仙境界的仿建。蓬島瑤臺,雍正時叫蓬萊洲,位于福海中央,模仿東海三仙山蓬萊、方丈、瀛臺而建。東海有仙山,是向往長生不老的人的向往之地。相傳,秦始皇曾派徐巿前往求取長生不老之藥,最終結果可想而知,但一直以來關于東海仙山的傳說卻從未停止。

營造世外景致的武陵春色,是模擬晉朝末年文學家陶淵明《桃花源記》藝術境界而營造的園中園。園內植有山桃萬株,雍正時稱為“桃花塢”。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稱“武陵春色”。該景觀需經桃花洞小口而入,園中景色怡人而與洞外截然有異,給人一種誤入仙境之感。

第二類是對佛家極樂天國的仿建。比如月地云居。月地云居,坐北朝南,整座建筑背山臨流,山門前有四柱三樓式牌樓一座,山門內東西分別為鐘樓和鼓樓,過鐘樓、鼓樓是一座方形重檐攢尖頂大殿,殿前懸掛乾隆御書“妙證無聲”,妙證無聲殿后為月地云居殿,殿內供奉三世佛,月地云居殿東西各建有八方重檐亭一座,亭內供奉咇密佛與大威德金剛。

以上就是對圓明園景觀營造所體現的比德天地思想的介紹。象天法地,是一種最原初的比德思想,也是人類最樸素的自然審美思想,體現了人與天地合一的中國宇宙哲學觀。象天法地思想對于天地萬物的認識尚偏于被動化,園林景觀建造者更多想到的是合于自然而天人合一。移天縮地,則更多體現了人類的審美主動性,通過卷山勺水、力圖將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草蟲魚等都集中于園林之中,創造出“壺中別有日月天”的審美空間和與審美意境。在對自然萬物的賞鑒中的同時,主體完成了“格物窮理”的終極體驗。其中,山、水作為天地的基本組成部分和園林營造的主要構成元素,造園者將自我道德思想予以具體涵化與具象呈現。

三、比德山水

清人張潮指出,文章是案頭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作為平地造園的人工山水園,圓明園以山形為骨架,以水系為血脈,依勢堆山理水而成,由此,圓明園形成了各異其趣的園林景觀。

圓明園最高的山是紫碧山房,水域面積最大的湖是福海。圓明園景觀營造往往不追求山或水的單獨呈現,而是講究二者的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鑒于此,本文擬從山水園林景觀所呈現的共同意境來予以識別與歸類。

(一)涵虛朗鑒

靜波無瀾的水面就像一面鏡子,它能映天物,也能納萬象,給人一種“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感。水的這種品質與特性往往讓人聯想到主體胸襟的虛涵闊大。在圓明園內就建有以涵虛朗鑒命名的景觀。

涵虛朗鑒,位于福海東側北半部,是一處倚山面水的園林景觀,它南北長200米,東西寬60米,占地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乾隆九年,乾隆御制詩《涵虛朗鑒》一首對虛涵的態度予以說明,認為虛涵乃“遠山煙嵐,近水樓閣,來不迎而去不拒,莫不落其度內。”接著,他指出了涵虛與朗鑒的關系,認為“涵虛斯朗鑒,鑒朗在虛涵”,意謂之所以能夠鑒朗、明鑒,主要原因在于能夠涵虛,源于主體內在的氣度與胸襟,做到這樣,當然也就可以“悠然對碧潭”了。最后四句“云山同妙靜,魚鳥適清酣。天水相忘處,空明共我三”,這表明乾隆帝從天水一色的虛涵中得到了寧靜與心適,自然萬物也因為主體內心的虛涵而變得各適其性,人與自然從而和諧共存。

(二)澡身浴德

澡身浴德,是另一處體現山水比德思想的典型性景觀之一。《禮記·儒行》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之語,這體現出儒家對自我修養的重視。圓明園“澡身浴德”位于福海西岸,以水域遼闊的福海作為背景。乾隆御制詩《澡身浴德》稱,“不竭亦不盈,是惟君子德。”意即君子之德有如福海廣袤的海水,不枯竭也不滿溢,在觀海中主體內在的德性得到啟迪,從而做到為人不故意疏遠也不有意逢迎,這樣的狀態必然“魚躍鳶飛,如如安樂國。”總之,“澡身浴德”景觀借歌詠水的不竭不盈,突出了“兩者執其中”的中庸思想,表明君子之德重在修為。通過欣賞自然山水之涵虛,內心變得與清水般澄澈潔凈,圓明園澡身浴德景觀設有澄虛榭,意謂主體在自然山水的陶冶下變得內心澄澈無塵,體現了建園者對君子之德的美好期望。

(三)淡薄寧靜

澹泊寧靜,位于后湖正北方向,主體建筑是一座田字形的大殿,大殿周圍則種植有稻田數畝,這里密室周遮,遠離塵囂,槐蔭花蔓而風水漣漣,乾隆帝在御制詩《澹泊寧靜》中這樣描述道,“青山本來寧靜體,綠水如斯澹泊容”,認為這才是青山綠水本來的樣子。面對這樣的景致,主體內心里便能夠暫時放下塵世之擾而安靜下來,就像乾隆帝面對此情此景時所感受到的,“境有會心皆可樂,武侯妙語時相逢。”

除澹泊寧靜外,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坐石臨流所體現的意境也是偏于平和沖淡、安靜祥和的,這里“潺潺鳴瀨,可以漱齒,可以泛觴”,尤其是坐石臨流亭附近水流聲尤為柔婉,令人倍感寧靜。

(四)平疇遠風

在圓明園里,除了這些“精致”的山水景致外,還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山水——仿原生態景觀。這里矮屋疏籬,坡有桃而沼有蓮,巷陌交通,平疇遠風,儼然一派田家風味,這與印象中皇家莊嚴肅穆的正派風格似乎格格不入,可歷數皇家宮苑,幾乎無不設有田園景觀,如北海畫舫齋的方形“先蠶壇”,中南海供帝后養蠶的結秀亭以及種有稻田的豐澤園,頤和園里的豳風橋等,都屬于以農事為主題的園林景觀。對于此,歷代史家往往從帝王的重農思想著眼來予以定位和考量,將皇家園林里的自留地視作皇帝重農思想的體現而便于其觀稼驗農。其實,皇家園林里這種“田家風味”,有著比觀稼驗農更為高遠的意指,那是超越現實功利的審美價值意義的彰顯。皇家園林語境下,這類農事景觀具有了區別于現實的實用功能,而具有了與詩、書、畫等藝術門類一樣的審美功能與價值,正如有論者指出的,“在富麗堂皇的宮苑建構中,適當雜以田園風光,這具有以‘質樸濟富麗’,以‘恬淡藥濃艷’的審美功能。”5

圓明園里,以田園風光為主特色的景點有多處,如北遠山村、多稼如云、映水蘭香、杏花春館、澹泊寧靜等,透過御制詩,我們不僅看到了乾隆帝身為帝王 “心田喜色良勝玉,鼻觀真香不數蘭。日在豳風圖畫里,敢忘<周頌>命田官。”6的重農之思,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觀稼驗農、指導農耕的嚴肅帝王形象完全不一樣的乾隆爺。在這里,他時而化身隱士,時而化身佛僧,時而羽化登仙,好不逍遙自在!春天,杏花春館里杏花滿園,面對滿樹的杏花,乾隆帝幻想自己置身仙境而化身隱士,手提酒壺自飲自酌,腳踩木屐,邊走邊吟,這種舒心與自由,怎一個自在可以形容。(《杏花春館》:“為梁謾說仙人館,載酒便宜小隱亭。夜半一犁春雨足,朝來吟屐樹邊停。”)夏天,多稼如云南側池塘里的荷花盛開,乾隆帝陪皇后、皇太后賞花,作《夏日侍皇太后御園賞荷之作》,“香因風細常清遠,色帶雨鮮恰凈真。漫道西池桃實好,豈堪王母笑稱春。”詩句里少了帝王身上那種厚重的使命感,而平添了幾分恬適、活潑與可愛。

有意思的是,士大夫文人們在造園時為表白自我心志,常以歸隱之意命名園林,如耦園,象征園林主人想要做握月擔風以耦耕為業的農夫,網師園又名漁夫園,表明園林主人想要隱于漁釣。作為一國之君,帝王們不可能真正歸隱,這嚴重有悖于儒家“修齊治平”的政治理想。可皇帝也是人,也會暫時性地厭倦世事,皇家園林里一抹麥穗、一隴稻苗所具有的簡陋渾樸,在其內心蕩起的或許是無以言表的怡情悅目,從而達到精神與心靈上的愉悅。畢竟,每個人都渴望靈魂解放而實現“詩意地棲居”。

四、比德花木

圓明園里植物種類尤為豐富,有松、竹、柳、梧桐、槐、楓、山桃、文杏、玉蘭、牡丹、月季、菊、蘭、梅、芭蕉等,據《圓明園內工則例》記載,園內種有70余個花卉、樹木種類,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松、竹、柳7。“據不完全統計,三園內確知植松者不下70處,植竹者近50處,其中有26處兼植蒼松和翠竹,諸如圓明園的雙鶴齋、蓬島瑤臺、方壺勝境等。”8

荷花,是圓明園比較有代表性的花卉。在圓明園里多處池塘都種植有荷花,如曲院風荷、廓然大公、濂溪樂處、多稼如云等,這些荷花凈綠粉紅、亭亭凈植,乾隆認為西湖十里的荷花也沒有這里的端嚴清麗,在六月里開得搖曳爛漫。面對此情此景,乾隆帝沒有沉于美景,而是筆鋒一轉,寫道“時披濂溪書,樂處惟自省。君子斯我師,何須求玉井。”對于我國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乾隆帝崇敬有加,《愛蓮說》及其理學思想更是牘案必讀之書,以花之君子為師,就是要時刻反省自己,爭取成為具有極高道德品性的人中君子。為了表達對自我修養的重視,濂溪樂處建有“慎修思永”殿,殿內懸掛對聯“與古人相對,左圖右書;偕造物者游,仰觀俯察。”此二句道出了乾隆帝修為的方法與途徑,一是讀書明道,從周敦頤等古代哲人的書本知識獲得間接經驗;二是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獲取直接經驗。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地證偽自己。體現了乾隆帝對自我道德修為的重視。

平心而論,圓明園橫跨三園,建筑、園林眾多,僅著名景觀就達百余處,園林中花木甚多且較為分散,所以我們很難分別具體解讀每類花木所指稱的思想涵義。不過,在雍正即位前,作為皇子的胤禛的確花費大量心思修建圓明園,我們從圓明景觀的命名及特點中的確解讀到了豐富的比德思想。這從身為雍親王時所作《園景十二詠》中便可見出。

有關圓明園景致的《園景十二詠》,其詠嘆對象分別為:《竹子院》《梧桐院》《深柳讀書堂》《葡萄院》《桃花塢》《耕織軒》《菜圃》《牡丹臺》《金魚池》《壺中天》《澗閣》《蓮花池》。從歌詠十二景的詩名可以看出,此時的圓明園呈現出一派鄉野風趣,有農田、菜圃、魚池,佛堂,自稱“圓明居士”的他還曾做《小園三字經》來表達自己在園中的生活情景,“圓明園。真妙好。如佛地。同仙島。青山環。綠水抱。鶴銜芝。魚吞藻。有交梨。多火棗。種桑麻。植粳稻。閱六經。禮三寶。任春秋。隨晚早。不拘束。無煩惱。奉天時,養吾老。”語詞之中瀟灑、閑適之情躍然紙上,儼然一副閑適者氣派,雍正帝自稱這是一種“洗竹澆花坐釣臺”的生活,這與我們在宮廷劇中看到的心機重重的四爺迥然有異。從《悅心集》、《世宗憲皇帝御制詩文集》等來看,雍正帝的確是一位頗具治心之功的皇帝,他認為“夫心者,人之神明,所以為萬化之源,萬事之本。而勞之則苦,擾之則煩,蔽之則昏,窒之則滯。”9認為儒家的“存心”、“洗心”、佛家的“明心”“寂心”等不過是勸人涵養內心,使之不為外物所累,進而達到“與天地太和元氣渾然流行,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著名文化學者南懷瑾對他這樣評價道,“清朝入關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位文學詞章并不亞于任何一位翰林進士;談禪說道,并不遜于禪門宗師的雍正皇帝。”10由此可見,圓明園的植被草木成為了胤禛比德心志之物,以圓明園植被景觀指喻自我德行和勉勵自我修行,至于修心的目的,胤禛也不是要真正出于世外而竹林適志,在御制詩《梧桐院》中他這樣表白,“棹泛灣灣水,橋通院院門。吟風過翠屋,待月坐桐軒。秋葉催詩落,春花應節繁。只應金井畔,好借鳳凰搴。”意謂渴望得到君王賞識而有一番作為,這與儒家所倡導的修齊治平理想相一致,事實證明他最終得到賞識而成為大清朝真正的掌門人。

五、君子比德

在圓明園的洞天深處,乾隆帝曾題寫過這樣兩句詩,“愿為君子儒,不作逍遙游。”立志成為內圣外王之君,相信這是每一位君主的理想追求。所謂“內圣外王”,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要有不忍人之心,實行仁政、推行王道而避免霸道,康、雍、乾三帝都深知此理。當圓明園還是賜園時,康熙帝賜“圓明”二字于胤禛,希望他可以個人品格圓滿無缺而超越常人,政治業績明光普照而國泰民安,這是古代標榜明君的理想標準,體現了康熙帝對子孫的崇高期望。雍正繼位后異乎勤奮,支撐其心底的信念就是“圓明”二字。對于圓明園朝署建筑,雍正帝命名為正大光明殿、勤政親賢殿、奉三無私殿,希望可以九州清晏而長治久安,體現了一代君王的理想。

乾隆繼位后,立志成為千古彪炳的一代明君,并不自覺地將個人心志灌注于對圓明園景觀的營造中。乾隆初期,他有意識地調整景觀名稱,將帶有文人隱士風格的自然景觀盡量“哲理化”,比如將“金魚池”改為“坦坦蕩蕩”,將“深柳讀書堂”改為“廓然大公”,將“澗閣”改為“慈云普護”,將“桃花塢”改為“武陵春色”,體現出對君子人格的自覺追求。

圓明園內,體現君子比德思想的景點不勝枚舉,《圓明園四十景》中多半具有此中意蘊,如坦坦蕩蕩、廓然大公、澹泊寧靜、涵虛朗鑒、澡身浴德、正大光明、匯芳書院等等。

廓然大公是一組庭院式景觀。內置湖池,池畔疊石林立,湖水經規月橋流入庭院后注入福海,湖面山禽渚鳥飛立,菖蒲、菡萏競次綻放,而外側疊山平岡的障隔作用,更增添了幾分清幽與閑靜。總之,植物、飛禽走獸各適其性,各安其所。乾隆皇帝由此聯想到山河自然的寬和大度,并了悟圣人之心,認為作為君主只有寬宏大量、擁有載舟亦能覆舟的胸懷與氣度,方可聚攏賢能、安撫百姓從而實現長治久安,鑒于此,乾隆皇帝以“廓然大公”四字命名此景觀,解釋作“寬宏而大量,公正而無私”。在御制詩《廓然大公》中,乾隆帝這樣寫道,“有山不讓土,故得高嶬嶬。有河不擇流,故得寬瀰瀰。是之謂大公,而我以名此。偶值清晏閑,憑眺誠樂只。識得圣人心,聞諸程夫子。”詩中的程夫子即理學家程顥,在《答橫渠先生定性書》中,程顥曾這樣寫道,“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這首詩借山、河等自然物象對自然天理的順應之理,指出作為個體生命的人類,也應該順應天理,做到存天理滅人欲,做到這些也就順應了本心,心體自然能夠保持寬厚而公正。

坦坦蕩蕩也是一處極具傳統文化韻味的景觀。古語有“履道坦坦,幽人貞潔”、“無偏無黨,王道蕩蕩”之語,形容為君之人只要做到了胸懷坦蕩,無偏無坦,自然能夠順應民心并實現長治久安。圓明園內的這處景觀有一處金魚池,在觀魚中乾隆帝由莊周的群魚之樂聯想到了百姓之樂,御制詩《坦坦蕩蕩》有言,“鑿池為魚樂園,池周舍下,錦鏻數千頭,喁唼拔刺于荇風藻雨間,回環泳游,悠悠自得。詩云眾維魚矣,我知魚樂,我蒿目乎斯民!”這首詩中乾隆帝對于治國平天下信心滿滿,他說“泳游同一適,奚必江湖想?卻笑蒙莊癡,爾我辨是非。有問如何答,魚樂魚自知。”從小魚的悠游自得中乾隆帝聯想到了百姓的安居樂業,高度自信的乾隆帝卻笑蒙莊的癡心,竟然想著分辨魚之樂。認為只要做到了胸懷坦蕩,在治國理政中積極推行王道,那百姓內心歡樂而且擁護王道是肯定的事情,無需去辨知。

六、總結

“比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重要的自然審美思想,在中國園林中表現得尤為充分,有學者甚至認為“東方文化,當于園林求之。”比德思想觀照下圓明園園林景觀彰顯出獨特的人文氣息,園里的山、水、草、木、亭榭、樓閣等因為這種道德化視角的審視而被人格化、抽象化,從而使其在保有自然美的同時升華出新的人文意涵。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中國文化賦予自然物象的特殊義項,體現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獨特文化意蘊。

具體而言,比德思想對中國園林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園林意境的營造上,這是中國園林區別于西方園林的獨特之處。所謂意境,即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它是物鏡與情境的結合與升華。舉廓然大公為例,廓然大公屬于平岡回合,池中生長著荷花、菖蒲等植物,水邊停留著山禽、水鳥,這是物鏡;觀賞者從中發現了自然物的悠閑自在、各適其性,并由此聯想到了大自然的寬讓大度與公平無私,這是情境;由大自然的寬和大度、公平無私領悟到做人也應該寬和大度、公平無私,這是情景交融后所生發和領悟到的哲思,屬于“意”的范疇。由此,景、情、意融合為一的意境得以生成。

在圓明園里,類似廓然大公的園林景觀還有很多。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時代,對于作為其精神源頭的五千年優秀文化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對于圓明園,我們應該更新認識,因為它不僅是廢墟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紀念地,它還曾經輝煌過,作為集中國三千年造園文化之精華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與信息,它就像一艘從過去駛向未來的文化之舟,將古、今有效地勾連在一起,等待我們去發掘和破譯。現在,圓明之舟已經起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華文化的復興將指日可待!

注釋:

1.(俄)車爾尼雪夫斯基.生活與美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10.

2.(清)乾隆.御制圓明園詩[M].影印本(第一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3.

3.轉自趙春蘭、潘灝源.從“圓明園風水啟”說開去——皇家園林與風水初探[J].規劃師,1997(1):106.

4.(清)乾隆.柳岸聞鶯.清高宗御制詩文全集[M].御制詩三集第三十卷,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中華民國六十五年.686.

5.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260.

6.(清)乾隆.映水蘭香.清高宗御制詩文全集[M].御制詩初集第二十二卷,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中華民國六十五年.368.

7.張恩蔭.清五帝御制詩文中的圓明園史料[J].圓明園學刊,1992(5):155.

8.張恩蔭.清五帝御制詩文中的圓明園史料[J].圓明園學刊,1992(5):155.

9.(清)雍正.悅心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扉頁部分.

10.(清)雍正.悅心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歡
景觀
景觀別墅
現代裝飾(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景觀軟裝在地產景觀的應用及市場前景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景觀雕塑
食品工業(2020年6期)2020-07-18 04:07:20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奇妙的瀑布景觀
綜藝節目:景觀繁華是否意味著文化繁榮
視聽(2016年2期)2016-08-21 07:50:50
景觀照明聯動控制技術的展望
春天景觀
中國攝影家(2014年6期)2014-04-29 14:54: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午夜影院|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 一级毛片高清|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亚洲黄网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青草视频久久| 日本影院一区|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导航在线|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正在播放久久|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色综合中文|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天堂成人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福利| 成人午夜天|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国产白丝av|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看国产一级毛片| 午夜日b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网|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久久中文电影|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视频一区亚洲|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