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雪珍 (閬中師范學校 637400)
中職階段的學生有了自己的判斷力和認知力,并且也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對于這一時期的同學來說,音樂老師就必須充分挖掘音樂課堂當中的價值和魅力,利用音樂之美來熏陶學生,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的同時,最大限度讓學生體驗音樂帶來的美的情感體驗。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中職音樂教師需要努力創新優化教學模式,利用課堂里面的教學藝術,注重音樂教學中美的情感體驗,有效提升學生音樂鑒賞水平,體驗音樂之美。
高質量的音樂課堂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獲得基本的音樂知識,更能從中獲得藝術的熏陶,美的情感體驗。初入校的中職生,都是十六七歲的青少年,這一時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老師引導的最佳時期,學生帶著對自己專業的憧憬來到中職學校。而音樂區別于其他學科,諸如數學、英語、化學等學科,知識比較晦澀,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音樂是最能走進學生心靈深處的課程。所以,作為一名中職音樂教師,不但要鉆研教材,認真講好每一個音樂作品,同時還要對學生講解開設這些專業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聲樂、鋼琴、視唱練耳、樂理……,更要講清每一門課程的內在聯系,盡快的讓學生愛上你的課,更愛上這門課程,教師要積極給予指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全面的關注同學們的個性需要和反饋,耐心地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比如:在“黃河大合唱”教學課堂上,音樂教師們能夠發現多數同學對高潮部分十分熟悉并且還能夠隨著哼唱,但是在高潮之外的部分卻出現了心不在焉或者是不熟悉的情況,因此,教師在以后涉及有關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對教案進行優化創新,完整的欣賞高潮部分,選擇性的欣賞其余部分,音樂教師應該通過此種方法真正實現迎合同學們的自身需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養成豐富和充實自己知識的習慣,積極主動的學習。
入校的第二、三年,學生都慢慢熟悉了自己的各門課程,也能找到自己的喜好,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他們的長處,教師需要循循善誘,獨具慧眼。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正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生有缺點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學生的缺點。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中職教師要樹立包容的態度,對學生多一些贊許和鼓勵,少一些苛責和批評,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中職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根據本次課程的重點難點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圍繞一些話題來展開研究和討論,更加細致深入的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發散同學們的思維,達到啟迪鼓勵學生的目的。例如:在聲樂課《長江之歌》一課教學時,學生們把旋律學唱會后,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唱。我便啟發他們:“你們一聽到長江是什么樣的心情?長江是什么樣的?”同學們會說出波濤洶涌,氣勢磅礴的感覺,“用什么樣的情感來特顯這種氣勢磅礴呢?”這時我就請了不同的學生來展示,再和我的演唱進行對比,讓其他同學去評價,在評價聲中自己感悟情感,找到準確的表達方式,這樣的引導就會讓學生們的歌聲中充滿了情感,洋溢著美的色彩。其實不論聲樂課還是琴法課或者視唱練耳課中,都要讓學生的多多展示自己,教師也能慢慢發現誰更有聲樂演唱或者鋼琴演奏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及時鼓勵指導。
音樂教師必須充分把握音樂當中蘊含的音律音調等特性,充分融入體態律動式教學,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的同時,最大限度讓學生獲得立體式的情感體驗。我們知道,節奏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大自然當中的“天籟之音”,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中職音樂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們走出學校,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聲音”所帶來的美的享受。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藝術的源泉。比如為了使學生們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婉轉的聲音,什么是激昂的聲音,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去大自然中去尋找。有的學生反饋,說清晨走進森林,聽到鳥兒歌唱的聲音,聽到樹葉嘩啦啦的聲音,聽到昆蟲鳴叫的聲音的時候,感覺非常的悅耳,聽著很優美;當聽到家鄉紅白喜事上敲的鑼鼓的聲音,聽到駿馬嘶鳴的聲音,聽到海浪波濤洶涌的時候,感覺到非常的壯觀,非常的震撼,給人帶來壯美的感覺。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將課外音樂體驗與音律的律動教學有機融合,使學生全方位體驗音樂當中的美。
眾所周知,學生的智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差距的,不一樣智力層次的學生對相同的學習知識的吸收把握是不一樣的。許多科學實踐證明有些學生在認知水平、記憶能力、想象能力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在元認知水平和每個方向上均慢于其他同齡的學生。這些學生在計劃性、方法性和總結性等三個方面表現的尤其不好,他們對知識的遷移把握的不夠準確,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焦慮等心理問題。遇到這樣的學生每個老師都會頭痛,但千萬不能輕言放棄,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要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要努力去點亮孩子的內心,用音樂的美去引領他們發現自己的美,在我帶的17級19班的學生中,就有好幾個這樣的學生,在本學期初我的聲樂和琴法課上,她們總是給我甩臉色,不配合,不主動,不積極,不練琴……讓我苦惱無比,發過脾氣不管用,批評教育管用時間不長,最后我干脆不生氣了,每節課都是一副好心情的進入教室,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只是偷偷的特別關注他們,聲樂課上我會在他們走神的時候時不時的講些題外話,不刻意點名,不針對某一個人,用特別簡單的道理很平和的語氣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意義,講講我們以前的學生時代的生活,也會試用其中一個人去描繪她人生的好的或者壞的前景,我從不去給他們任意的貼上不優秀、不努力、壞學生的標簽,我用永遠看好他們的目光去鼓勵他們,特別是琴法課,有兩三個女生手指協調性差,練琴方法不恰當,我都會認真仔細的陪同他們練習,直到會了為止,我也會講解每一首樂曲的韻律美,對于愛美的孩子來說更希望自己的演奏是美的享受,本學期通過兩個月的努力,現在她們都不會直接說不練琴,也不會不自信,有問題就會主動找我,大膽的提問,也會說“戚老師,我喜歡你哦”,從她們的眼神里看到了對我的信任,和對我所教課程的不放棄,我認為這就是往好的方面發展,只要持之以恒,就會看到他們成功的一天。
音樂是人類最原始、最深沉的情感表達方式。通過音樂學習,中職學生不僅能學習到一定的音樂知識,還能夠提高人的情愫,純潔人的心靈,體驗音樂給自身成長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創新是時代的主題,中職教師們對音樂教學藝術創新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只要教師細心用心,以人為本,不斷優化創新音樂教學藝術形式,學生們就一定會真正喜歡音樂、享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