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組長韓正1 月29 日主持召開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總結2018 年工作,審議有關文件,部署當前和下一步重點工作。韓正表示,要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大目標,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聚焦市場反映強烈、企業和群眾關切的問題,突出重點領域,著力深化改革,創新監管方式,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增強人民群眾感受度,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1 月30 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了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媒體通氣會。據不完全統計,“百日行動”以來,全國已出動監督檢查人員5.4 萬余人次,檢查社區、公園、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4200 余個,檢查賓館、酒店等重點場所2600 余個,檢查“保健”類店鋪1.6 萬余個,檢查旅游景區、農村場鎮、農村集市、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2500 余個,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1300 余次,開展宣傳活動3000 余次,開展協作執法近400 次,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1100 余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40 余萬元,清理虛假網絡信息300 余條,整改、關閉網站、APP、公眾號等130 余個,立案300 余起,案值4500 余萬元,形成整治“保健”市場亂象高壓態勢。
1 月24 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就落實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做好2019年食品安全監管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出席會議。會議指出,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系社會大局穩定。2019 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加艱巨繁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抓緊抓牢,作為市場監管的首要職責抓實抓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下更大力氣解決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努力讓人民群眾少一點擔心、多一點放心。
為加強與民生相關的重點領域假冒偽劣治理,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印發《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要求堅持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強化對重點領域和重點市場的治理,嚴厲查處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凈化生產源頭和流通網絡,有效遏制假冒偽劣高發多發勢頭。方案針對假冒偽劣問題較為突出的4 個領域部署開展專項治理:以“山寨食品”、小家電、洗化用品、五金電料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等為重點,集中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治理;以強化特殊食品、校園食品、餐飲服務及網絡訂餐監管為重點,集中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治理;以虛假宣傳、虛假促銷、刷單炒信、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為重點,集中開展電商平臺專項治理;以查處無證“3C”認證產品、買證賣證、虛假認證、超范圍認證等違法行為為重點,集中開展認證領域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