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浙江航空產業發展,需抓好航空產業重大項目,打造航空產業重大平臺,推動航空產業開放合作,強化航空產業人才保障,加大航空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優化航空產業生態服務
航空產業是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是尖端技術發展的重要引擎,是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力。當前,浙江航空產業發展條件日趨成熟,并迎來了跨越發展的新契機:航空產業全球布局特征日益明顯,長三角一體化加速區域航空產業協同發展,省內民營企業加速海外投資并購。這些條件為浙江參與航空產業國際國內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但也應看到,浙江航空產業仍然面臨較多制約和挑戰:航空產業門檻偏高、發展難度較大,浙江航空產業總體規模偏小、扶持政策偏弱。針對浙江航空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浙江應抓好航空產業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建設,加強與國際國內航空龍頭企業合作,同步做好人才、資金和服務保障,不斷迭代升級,加速航空產業發展。
抓好航空產業重大項目。干線飛機領域,要深化與波音公司的合作。直升機領域,隨著應急救援體系的不斷完善,未來幾年直升機將可能爆發式增長,要抓住機遇,推動平湖中意直升機生產項目落地。固定翼通用航空是浙江目前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企業發展積極性也最高,要重點推動一些重大項目的投產見效。要壯大航空服務產業,支持長龍航空、萬豐通航等航空公司及通航運營公司做大做強。
打造航空產業重大平臺。應將航空產業重大項目的“金種子”布局在浙江重點打造的航空產業平臺上,防止全省“遍地開花”。要聚力打造航空“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重點建設杭州大江東航空航天與臺州通用航空兩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推進舟山航空產業園與嘉興航空產業基地的發展。
推動航空產業開放合作。一是推動航空產業央企合作發展,以中國商飛、航空工業、中國航發、北航“三央企一高校”為重點,在航空制造、技術合作、通航運營、教育培訓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打造航空軍民融合產業基地,鼓勵引導浙江企業進入央企供應鏈體系。二是開展廣泛的航空產業國際合作,圍繞突破整機、機體部件、電子、發動機、零部件及關鍵技術領域,強化與波音、空客、龐巴迪、鉆石、西銳、塞斯納等公司合作。
強化航空產業人才保障。一是暢通航空產業人才引進渠道,建立航空產業人才地圖和人才數據庫,以“高精尖缺”為導向,積極引進航空產業高層次人才。面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航空名校,組織專場招聘會。二是加強航空領域高校和學科建設,深化與國內外知名航空高校合作,創建中法航空大學,共建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研究生院)、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等,加強浙江大學航空領域學科和專業建設。三是推行航空產業專家咨詢組機制,充分發揮浙江大灣區航空產業專家咨詢組作用。
加大航空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參考陜西、江西等航空優勢省份的做法,一是引導設立航空產業定向基金,重點支持航空產業示范性項目、航空新技術引入和應用、航空關鍵性技術研發和重大突破等。二是鼓勵設區市、縣(市、區)相關產業投資基金支持航空產業發展。三是發揮各級財政資金作用,對航空企業研發設計、適航取證、首架(臺、套)銷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優化航空產業生態服務。重點是深化全省空域管理改革,持續推進通用航空綜合試點省、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積極爭取戰區空軍支持,進一步擴大試點成效和范圍。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創新省級低空空域管理機制,進一步擴大報告空域、監視空域范圍。盡快繪制浙江省低空目視飛行航圖,劃設低空空域目視飛行航線,提高低空空域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