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島大花園建設重點尋求推進海島旅游串“珠”成鏈、發展海島綠色設施、創新生態補償機制、做強一個合作平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的詩喚起了無數人對大海的向往。今年8月底,浙江海島大花園建設的規劃藍圖向社會公布。如何在推進《規劃》落實上下真功夫,把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意圖更好地落到實處?車俊書記在8月召開的省發展改革委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要深入研究浙江每一個戰略的優勢在哪里、發力點在哪里、突破口又在哪里”的要求,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優勢在哪里?立足五大優勢。一是島多,浙江海域遼闊,海島總數達到4350個,約占全國的2/5,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島嶼群。二是魚鮮,漁業資源年蘊藏量400多萬噸,水產動物種類945種,是全國著名的漁場之一。三是港深,沿海諸多天然良港,可停靠各種船只,去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10.8億噸,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四是島聯,建成舟山連島大橋等多座跨海大橋,已形成全國規模最大的陸島聯通交通體系。五是景美,普陀山、桃花島、花鳥島、大陳島等已成為著名的海島旅游勝地或是網紅打卡點。全省海島大花園建設規劃提出推進生態護島、旅游興島、綠色用島、設施聯島、創新活島五大行動,實施十大標志性工程,全力打造全國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全國海島綠色發展引領區和長三角海上大花園的目標定位。
發力點在哪里?合力建設十大海島公園。經過部門和專家的多輪討論,《規劃》確定了十大海島公園的培育對象,在空間上形成南北兩大片區,北部片區以舟山、寧波為重點,包括嵊泗、岱山、東極、定海、普陀山和象山南部海島公園。南部片區以臺州、溫州為重點,包括蛇蟠、東磯、大陳、大鹿、洞頭和南麂海島公園,同時也明確了各海島公園的主題。以嵊泗海島公園為例,圍繞“國際休閑度假島、美麗漁村休閑島”的主題,馬鞍列島海域作為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重點對珍稀瀕危生物、經濟魚類、貝藻類、島礁資源進行保護。嵊山島和枸杞島依托百年漁場打造漁生活的體驗區。花鳥島采用“一島一景區一公司”的開發模式,以提前預約的形式,每日進島游客數量嚴格控制在300人,打造“中國第一個高端定制化離島微度假目的地”。最終,將嵊泗分區分片打造成生態保護、旅游發展、島群聯動的“海島公園”。
突破口在哪里?重點尋求四個方面突破。第一個突破口是推進海島旅游串“珠”成鏈。以連島工程和大型游輪為載體,培育開發“海上詩路”人文自然精品旅游線、“東海巡禮”海島游輪觀光精品線、“山海名剎”文化禪修精品旅游線、“海蝕勝境”地質風貌精品旅游線和“藍海天堂”觀光度假精品旅游線五條精品旅游線,開發一批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使島群旅游組團發展。
第二個突破口是發展海島綠色設施。海島有必要也有條件優先推廣應用綠色技術,完善海島海水淡化利用、垃圾分類處置,中水回用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新能源交通體系和發展綠色建筑,推進海島能源、水等海島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地產地消,解決海島能源資源供給問題,建成一批對標國際的零碳、無廢示范島,開展一批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城市建設。
第三個突破口是創新一項機制。當前,全省已經在陸域試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未來應加快研究海洋海島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法和價值實現路徑,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與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相掛鉤的生態補償機制,注重培育推廣一批海島生態產品品牌,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和海島生態保護模式的根本轉變。
第四個突破口是做強一個合作平臺。可考慮以每年召開的國際海島旅游大會為契機推進海島大花園項目建設,發改部門要加強與旅游部門協同,在國際海島大會上謀劃設立國際海島大花園投資論壇,邀請國內外投資、金融、策劃等高端業主參加,每年推薦簽約一批海島公園建設重大項目,持續擴大浙江海島大花園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