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圖指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征,深刻影響著國民對本國領土意識的認知與認同。作為國家版圖最常用、最直觀和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地圖以其強有力的隱喻特征和最精髓的地理表達,被視為國際上主權國家確認領土的一種證據。
身處于網絡主導信息、多元多態融合、個體群體交匯的全媒體時代,我們對以地圖來表達與傳播空間信息的需求更加廣泛、多樣。但是,各種社會機構群體以及公眾在使用來自非官方、非標準的信息源渠道的基礎地圖依據、相關地理信息數據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甄別這些原始空間信息及其加工處理后的信息表達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是否經過正規審查。“問題地圖”的監管問題不容小覷,熟悉國家版圖的構成,加深對祖國領土知識的了解,是每個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基于原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國家全面調整、新增完善并制定出臺了《地圖管理條例》(2016年1月1日施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17年1月1日施行),浙江省審時度勢修訂《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2019年5月1日施行),使得地圖管理更適應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發布要求,更規范蓬勃新生的地圖行業及相關領域,更助推縱深延展的社會經濟發展,并進一步號召全社會積極開展廣泛化、常態化、長效化、多元化、本地化的宣傳教育活動,以此開啟以地圖為核心載體、全民多數參與的國家版圖意識教育的新時代。
在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圍繞“規范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這一主題,以新思路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氛圍濃烈、覆蓋面廣的系列宣傳活動,以新氣象普及測繪法律知識、強化公民國家版圖意識、維護國家版圖尊嚴,以新生機展現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和技術的正確利用,以新動能持續推進美麗浙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