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嘉賓/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邱普
做供應鏈要夯實基礎,在創新與應用當中幫助一個城市,幫助一個產業更有價值地發展。中國的企業走向國際化,要在價值鏈的兩端,在價值鏈的高端形成核心競爭力,這就是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優化組合。
供應鏈包括了認知、技術進步與創新三個維度,而供應鏈的價值正是通過集成創新、運用創新、技術創新來體現的。
這些年,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都在做供應鏈。一些小微企業也在做供應鏈,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企業如何把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如何形成協同化?這就是第三方供應鏈管理與服務公司在為客戶提供供應鏈服務中需要把握的方向。 如何幫助客戶實現上下游“N+1+N”的協同化發展,讓其找到自身的競爭力,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材料創新、技術創新,還有模式創新、協同創新、集成創新等等。
怡亞通的發展,經歷了從行業服務向平臺型企業及生態型企業的三次轉型。怡亞通成立20多年來,在廣度業務方面拓展,為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提供服務。同時,隨著380業務的逐步推進,將供應鏈服務向深度延伸,廣度業務和深度業務雙管齊下。
怡亞通已經在十多個領域為2600多個平臺,1000多家500強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怡亞通作為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的是“N+1+N”的綜合服務。具體解釋為N個上游,一個核心企業,N個下游。上游主要集中在采購和材料執行方面,下游體現在銷售執行中。采購和材料執行環節是通過多元化、智慧化、全球化幫助上游企業進行采購和材料執行,在銷售當中,采用分銷+營銷的結合,尋找個性化、細分化,實現更好地營銷和分銷。
怡亞通作為一家綜合商業服務平臺,通過與各個城市進行戰略合作,通過國資合作的方式,國資可以控股也可以參股,怡亞通參與進去,管理團隊參與進去,形成新的符合當地特色的供應鏈服務公司,就叫綜合商業服務平臺。歷經一年的時間,目前已經有十多個省市與怡亞通開展了合作,以廣西賀州為例,賀州作為碳酸鈣產業的前沿,在當地成立一個供應鏈公司,怡亞通過管理人才、管理模式以及現代化體系輸出,幫助當地打通碳酸鈣產業的上下游。
目前已經打通了全國380個主要城市,最近在“380”的基礎上,向更高的階梯實現業務的滲透,要在全國4000多個縣鄉鎮去滲透建立怡亞通的供應鏈渠道,這個供應鏈渠道可能是整合當地的資源,也可能與當地政府相結合。
這些正是怡亞通整合、共享、協同、創新的供應鏈思維的延伸,實現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新流通的一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