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曠;公眾號:劉曠;2019.2.10)
從“場-貨-人”到“人-貨-場”的轉變,也是消費者不斷提升消費體驗的過程。電商抓住了消費者想要物美價廉且便利取得的心理,而新零售則在消費升級的今天抓住了消費者注重體驗和品質的心理。正因為有了電商前期的銷售經驗,新零售線下的布局才得以順利開展。比如,網絡購物的推薦機制就是電商利用大數據整合而成,而新零售在電商運用大數據的基礎上,將整合出來的用戶需求轉移到線下,通過技術打造線下消費場景作為新零售的流量入口。新零售的用戶不少都是電商給的,消費心理也是基于電商轉變的。也就是說,新零售是基于電商衍生的一種銷售形態,因此完全可以將新零售理解成是電商2.0的升級方案。總之,未來新零售要走的路還很長。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付一夫;公眾號:品途商業評論;2019.2.14)
事實上,C端的數字化已經逐漸完成,任何消費者的畫像都能夠通過消費數據清晰地刻畫出來。然而,B端的數字化改造才剛剛起步。因此,對B端諸多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是新零售時代供應鏈升級得以實現的前提。這就需要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為依托,圍繞人、貨、場進行更加深度的數據采集,從而形成消費者、產品、服務、營銷、渠道、物流的全面數字化體系,實現整個供應鏈體系數據的徹底打通。不過,數字化改造只是供應鏈變革的第一步,如何增進鏈上企業之間的信任與協作、加強倉儲物流等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配送體系等等,都是后續要重點考慮的部分。
(公眾號:BCG波士頓咨詢;2019.1.30)
物聯網受到企業的普遍歡迎。相比之下,區塊鏈是催生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而首次代幣發行(ICO)估值虛高和潛在的泡沫破碎風險引發廣泛擔憂,區塊鏈的聲譽因此受到(不公平的)損害。從短期來看,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應用將主要關注提高組織內部效率,以及進一步自動化書面跟蹤記錄,以滿足風險和監管要求。從長期來看,隨著兩種技術逐漸成熟,企業可利用區塊鏈與物聯網技術結合來發掘并拓展新的收入來源。隨著全新商業模式的出現,業務格局將發生轉變。然而,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應用的推廣非一日之功。特別是,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尚需時日,需要克服一些重大阻礙——認識不足以及技術和監管挑戰——才能充分釋放潛力,并為企業領導者提供所需解決方案,創造顯著的經濟價值。
(作者:珍珍;公眾號:億歐網;2019.1.26)
現階段,大家都在提“柔性機器人”,因為現在的設備雖處在智能化上升階段,但技術沒達到一定高度,傳統機械版機器人裝備已無法滿足制造、倉儲、電商用戶的需求,需要機器人有組織、協同的能力來滿足柔性生產,這就帶來了機器人對云化的需求。尤其是10億包裹時代的來臨。云化機器人需要通過網絡連接到云端的控制中心,基于超高計算能力的平臺,并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生產制造過程進行實時運算控制。5G網絡是云化機器人理想的通信網絡,是云化機器人的關鍵。5G已經突破傳統通信技術人與人之間點對點的通信模式,大量物聯網設備和工業設備成為新的聯網終端,這使得各行業加速融合,垂直行業的應用也更加多樣,產業互聯網新生態正在加速形成。